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

《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

毛泽东1942年12月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所作的报告。全文共分12章,约12万字。1941年和1942年是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由于日本侵略军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根据地的经济、财政发生了极大困难。毛泽东在作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必须努力领导人民发展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事业,并号召根据地的机关、学校、部队尽可能地实行生产自给,以便共同克服财政和经济的困难。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文中,着重地批判了那种离开发展经济而单纯在财政收支问题上打主意的错误思想和那种不注意动员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渡过困难而只注意向人民要东西的错误作风,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正确方针。文章的第一章为总纲,题名为《关于过去工作的总结》。在这一章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着重论述了经济与财政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他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与财政工作的总方针。他批评说,有许多同志片面地看重了财政,不懂得整个经济的重要性;他们的脑子终日只在单纯的财政收支问题上打圈子,打来打去还是不能解决问题。这是一种陈旧的保守的观点在这些同志头中作怪的缘故。他们不知道财政政策的好坏固然足以影响经济,但是决定财政的却是经济。他强调,未有经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财政困难的,未有经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财政充裕的。财政困难,只有从切切实实的有效的经济发展上才能解决,忘记发展经济,忘记开辟财源,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文章还指出,要发展公营经济,但不能忘记人民给予帮助的重要性。在公家极困难时,要人民多负担一点是必要的,也是能得到人民谅解的。但是,一方面取之于民,一方面就要使人民经济有所增长,有所补充,使人民有所失有所得,使所得大于所失,才能支持长期的战争。文章就此批评有些干部不顾战争的需要,单纯强调政府应施“仁政”;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两种错误观点。文章认为,我们党的正确的口号,就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在公私关系方面,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只有实事求是地发展公营和民营经济,才能保障财政的供给。在困难时期,仍应注意赋税的限度,使负担虽重而民不伤。而一经有了办法,就要减轻人民负担,借以休养民力。第二章是《关于发展农业》。毛泽东在文章中首先把边区的经济分为民营与公营两类。民营经济就是一切私人的农工商业,是为了解决边区人民的生活,同时以租税形式援助政府与军队,支持抗战建国的神圣事业。公营经济就是政府、军队与机关学校所经营的农工商业,是为了解决党政军的生活费用与事业费用的主要部分,以减少民负,休养民力,以便将来急需时的取给。毛泽东强调,发展生产,应确定以农业为第一位。并说,我们要用尽力量使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其首要目的是使农民富裕起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文章论述了边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1)纠正了经济政策上的“左”的错误,实行了休生养息的政策;(2)号召发展生产,打破了农民怕发展生产的心理;(3)正确的移民政策;(4)实行了奖励政策;(5)减少了劳动力的浪费和实行劳动力调剂,动员妇女参加生产;(6)政府发放了农业贷款等。文章还规定了八项发展农业生产的具体政策要求,即减租减息,增开荒地,推广植棉,不违农时,调剂劳动力,增加农贷,提高技术,准备实行累进税以更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等。第三章是《关于发展畜牧业》。文章提出,为保护牲畜与增殖牲畜,要采取四项办法,即防疫、推广牧草种植、禁杀母畜,改良畜种等。第四章《关于发展手工业》,着重论述了以纺织业为主的手工业发展政策,兼及棉油业与蚕丝业。第五章《关于发展合作事业》。毛泽东在文章中把合作社分为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边区高级干部会议确定了发展农业生产是边区的第一位工作,而组织劳动互助合作又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中心关键。文章大力提倡成立劳动合作组织和消费合作组织。在谈到消费合作社时,毛泽东认为,合作事业在组织人民的经济力量,减免中间剥削与发展人民经济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还提倡兴办适合当时边区手工业不发达、工人不多等政治经济条件的合股企业,提出了集股合作事业的方针。第六章《关于发展盐业》。文章认为,盐是边区很大的富源,是平衡出入口、稳定金融、调节物价的骨干,又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盐对边区有着重要的财政经济作用。因此,必须扩大盐业公司,作为联结公私盐业、扩大公私产运销的主力军;提高盐产质量以利广销;恢复督运,组织民间一切可能的运输力,扩大运盐量,吸收外来脚户,多运多销;修筑道路,配置店栈草料,以利运盐;由盐业公司逐渐统制外销,避免无政府状态等。第七章《关于发展自给工业》、第八章《关于发展军队的生产事业》、第九章《关于发展机关、学校的生产事业》分别总结并论述了发展公营工业,发扬自立更生、自己动手解决困难的精神,规定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计划和工作方针。第十章《关于粮食工作》,总结了经验教训,制定了下一年的工作方针。毛泽东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以及《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组织起来》等文,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生产运动的基本纲领,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他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所论述和阐发的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关于经济决定财政的理论,关于必须重视经济工作的思想,关于发展经济着眼于人民的思想,关于把农业放在发展生产的第一位的思想,关于因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生产的思想,关于发展合作事业,提倡集股经营的思想,关于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思想,关于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思想等,不仅当时对推进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战胜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给根据地造成的困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以后的革命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闪耀其不灭的光辉。解放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的是《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的第一章,并由毛泽东改题为《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

☚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   关于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 ☛
000006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