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剩余一个经济社会的产量,与生产这个产量所必要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必要的成本,包括工资、资本折旧和原材料费用等。 经济剩余Economic surplus经济中产出与生产这一产出所必需成本间的差额。其中必需成本指工资、资本的折旧及原材料成本。这一概念用于发展经济学,它认为为获得持续进步,不发达经济必须在维持生计水平上有剩余,剩余应专门用于资本积累,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剩余概念的含义有三种理解: (1) 消费者剩余,即消费者所实际支付的价格低于其按照所获得的商品总效用而愿意支付的价格之差额。(2)生产者剩余(Produeer’s surplus),是指厂商获得的价格与它在任一特定产出率上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之间的差额。(3) 社会剩余(Social Surplus),即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剩余概念和计算可用图表示,DD和SS分别是需求和供给曲线,E点为供求均衡点,Q为均衡产量,P为均衡价格,此时消费者的货币购买支出等于生产者的货币收入,即矩形面积PEQO,消费者此时得到的总满足为四边形面积FEQO,消费者剩余=FEQO-PEQO,即三角形面积FEP,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为四边形面积JEQO,而生产者剩余即生产者的货币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即三角形PEJ,社会总剩余即上述两剩余之和FEJ。经济剩余这一工具经常被用来分析社会福利程度和资源配置效率。

经济剩余Economic Surplus亦称“经济租金”。产出总体的令人满意程度或效用水平超过其生产成本的部分,等于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满意度超过总购买价值的部分)和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收入超过成本的部分)之和,换言之,是指能超过资本的机会成本的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