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曹靖华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曹靖华1897—1987河南卢氏人 曹靖华
曹靖华
曹靖华 曹靖华1897—1987翻译家。原名联亚。河南省卢氏县人。1919年在河南省立二中读书,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4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回国后参加未名社。1926年参加大革命,次年再度去苏联,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任教。1933年回国,先后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东北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任教。1923年起开始翻译苏俄文学作品,与鲁迅过往甚密。抗战时期去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主编《苏联文学丛书》。主要译作有《苏联作家七人集》、契诃夫的《三姐妹》、绥拉菲摩维奇的《铁流》、卡达耶夫的《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列昂诺夫的《侵略》、阿·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斐定的《城与年》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任《世界文学》主编,出版散文集《花》《飞花集》等。有《曹靖华散文选》《曹靖华译著文集》。 ☚ 宗白华 宋云彬 ☛ 曹靖华 061 曹靖华1877—1987文学翻译家,俄国和苏联文学作品的译者。原名联亚。河南卢氏县人。1920年开封省立二中毕业,翌年赴苏,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6年至1927年,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革命失败后再次赴苏,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等校任教。1933年回国,在北平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任教。1929年,经瞿秋白推荐,他的第一本译作,契诃夫的独幕剧《蠢货》在《新青年》发表。1930年应鲁迅之约,翻译绥拉菲摩维支《铁流》,此书由鲁迅出资于1931年由三闲书屋出版,后又多次重版,影响甚广。1951年任刚成立的北京大学俄语系主任。1978年后,任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译协顾问等。译著尚有:卡达耶夫的《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瓦西列夫斯卡娅的《虹》,西蒙诺夫的《望穿秋水》(剧本),列昂诺夫的《侵略》(剧本),阿·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克里莫夫的 《油船“德宾特”号》,斐定的《城与年》等。 ☚ 包天笑 鲁迅 ☛ 曹靖华 曹靖华1897—1987Cao Jinghua文学翻译家、教育家、散文家。河南省卢氏县人。20年代初,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派赴苏联,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6~1927年参加了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又赴苏联留学,1933年秋回国。此后一直致力于教育工作和俄苏文学的介绍与翻译,并与鲁迅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主要翻译作品有:《铁流》、《第四十一》、《保卫察里津》、《契诃夫戏剧集》、《盖达尔选集》、《一月九日》等30余种。解放后,于60年代初开始兼事散文创作。主要散文集有《花》、《春城飞花》、《飞花集》,1983年出版了《曹靖华散文选》。 ☚ 吴伯箫 郭风 ☛ 曹靖华1897~1987当代文学翻译家,散文家。原名曹联亚。河南卢氏人。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旋被派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回国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后再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东方学院任教。1933年秋归国,先后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东北大学、中国大学任教。这期间和鲁迅结下了深厚友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大学俄语系系主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职。1923年起,开始翻译俄国进步作品和苏联革命作品,并主编了反法西斯的苏联抗战文艺丛书。主要小说作品有《三姊妹》、《铁流》、《粮食》等数十部。散文作品主要有《花》、《春城飞花》和《飞花集》等,文笔简洁淡朴、涵演深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