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线虫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线虫病nematodiasis of silkworm寄生性蚕病之一。是桑蚕线虫经皮肤侵入蚕体,寄生在血液内致蚕死亡的非传染性病害。该病最早(1902)在日本静冈县发现,随后歧阜、山口、兵库、山梨、三重和群马等县都相继发生。中国的东北放养柞蚕地区和江苏浙江蚕区也曾发现。线虫病发病率极低,是一种少见的蚕病。 线虫病nematodiasis线虫寄生于动物体内引起的疾病。世界性分布。线虫多寄生于宿主的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呼吸道和泌尿系;脑、脊髓、心血管与淋巴系统、浆膜腔和结缔组织等处亦有寄生。线虫多呈圆柱形、线状或近似线状。雌雄异体(少数例外)。虫体长1 mm至1 m以上,大小差异很大。大多数为直接型发育史,即从宿主体内排出的受精卵或幼虫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发育为感染幼虫,进入另一个宿主体内,这类线虫统称为土源性线虫,一般分布区域甚广;另一些线虫属间接型发育史,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幼虫,这类线虫统称为生物源性线虫,其分布和中间宿主的分布相一致,往往呈区域性流行。线虫引起的症状因寄生部位而不同,如寄生于肠胃道的可引起胃肠炎;寄生于支气管时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亦因对宿主的危害方式不同而症状表现各异,如吸血的线虫易引起贫血,啮食组织的易引起溃疡等。但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其共同特点常为消瘦、贫血、食欲不振、营养不良和发育受阻等。用粪便检查法发现虫卵或幼虫,血液检查发现微丝蚴,或死后剖检发现虫体即可作出诊断结论。临床症状仅能作为诊断的参考。有些线虫病可用免疫学方法进行生前诊断。常用的驱虫药为有机磷制剂、左咪唑、丙硫苯咪唑、甲苯唑或伊维菌素等。预防的关键在于搞好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处理粪便;定期驱虫;放牧的草食兽实行轮牧。 线虫病由线形动物门线虫纲的线虫引起的蠕虫病。约占蠕虫病的50%以上。线虫体长从不足1 mm到8 m。线虫的幼虫发育有5个阶段,蜕皮4次。有直接发育型和间接发育型。主要通过口感染。中国已发现线虫病原350多种。治疗药剂有敌百虫、左咪唑、噻嘧啶等。 线虫病由线虫纲寄生虫侵袭动物机体引起的一类疾病。病原线虫种类极多,各有一定的寄主和寄生部位,可引起肠、胃、肝、肺、眼、皮下组织等线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旋毛虫病等。几乎所有的家畜都有线虫寄生,且往往是多种混合寄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