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狐藉虎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狐藉虎威

比喻仗他人势力作威作福。《宋书·恩倖传序》: “人主谓其身卑位薄,以为权不得重,曾不知鼠凭社贵,狐籍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势倾天下,未之或悟。”
○ 狐假虎威

狐藉虎威hú jiè hǔ wēi

老虎捉到一只狐狸,要吃它。狐狸说:“上天命令我做百兽的王,你吃了我就违背了天意。如果你不信,就跟我一块儿走,百兽见了我没有一个不逃跑的。”老虎依了它的话,果然各种走兽见了都逃跑。老虎不知道百兽是怕自己,还真以为是怕狐狸(见《战国策·楚策一》)。后用“狐藉虎威”比喻藉别人的势力作威作福。《宋书·恩幸传序》:“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也作“虎威狐假”。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或以隼翼鹦披,虎威狐假。”也作“狐假虎威”。《警世通言》卷三一:“居中的人还要扣些谢礼,他把中人就自看做一半债主,狐假虎威,需索不休。”也作“假虎张威”。《封神演义》二八回:“似这等大恶,假虎张威,毒痛四海,助桀为虐,使居天子左右,将来不知如何结局。”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狐藉虎威)

狐狸凭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的动物。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欺压或吓唬人。假、藉:凭借,倚仗。

☚ 呼幺喝六   嗟来之食 ☛

狐藉虎威

见“狐假虎威”。藉:同“借”,凭借,依靠。南北朝沈约《宋书·恩幸传序》: “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

狐藉虎威

狐藉虎威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后以此典指倚仗他人的势力来欺压人。南朝梁·沈约《恩幸传论》:“人主谓其身卑位薄,以为权不得重,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唐·王维《大唐故临汝郡太守韦公神道碑铭》:“吠尧之犬,驱彼六骡;凭虎之狐,犹威百兽。”

☚ 横槊赋诗   狐死首丘 ☛

狐藉虎威hújiè-hǔwēi

见“狐假虎威”。《宋书·恩幸传序》:“曾不知鼠凭社贵,~。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

鼠凭社贵;狐藉虎威

鼠凭社贵;狐藉虎威shǔ píng shè guì;hú jiè hǔ wēi

【上】凭:凭借。社:土地庙。老鼠凭借土地庙逞威。比喻君主近臣凭借君主威势横行无忌。泛喻坏人仗势欺人。《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地,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下】藉:凭借,借助。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权势逞凶欺压人。
◆ 也作“狐假虎威”。
【综】比喻朝廷上君主近臣有恃无恐,依仗权势,任意欺压人。
【例】
❶ 南朝梁·沈约《恩幸传论》:“(人主)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
❷ 十年内乱期间,“四人帮”一伙可谓鼠凭社贵、狐藉虎威,他们打着红旗反红旗,把一大批革命干部打成“走资派”“叛徒”“特务”,制造了一个个骇人听闻的冤假错案。

☚ 收成弃败;贪位取容   贪墨败度;重赂轻贤 ☛
000010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