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气丸❶《症因脉治》卷三方。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茯苓、山药、牡丹皮、益智仁。为丸服。治气散腹胀,气不归原者。 ❷《张氏医通》卷十六方。熟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牡丹皮、茯苓、泽泻各三两,沉香一两,砂仁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腹淡盐汤送服及睡前温酒送下;如泄泻少食者,用干山药末调糊代蜜为丸。治脾肾两虚,骨蒸劳热,咳嗽,倦怠少食。 纳气丸 《张氏医通》卷十六【组方药物】 熟地黄240克 山茱萸肉 干山药(微焙)各12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 白泽泻(去毛)各90克 沉香30克 砂仁60克 【制剂用法】 上药8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送服,睡前用温酒送下;如泄泻少食者,用干山药末调糊代蜜为丸。 【适应病证】 脾肾两虚,蒸热咳嗽,倦怠少食。 【方义分析】 此方即六味地黄加沉香、砂仁而成。六味以补肾养阴,沉香纳气入肾,又因脾虚食少,恐补药呆滞,故酌加砂仁以助运化。配伍颇为精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