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级差地租学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级差地租学说

级差地租学说

指关于地租收益率差额成因的理论。它探讨同量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在面积相等的不同等级的土地上或连续追加于同一块土地上时,带来不等量地租的原因。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阐述了级差地租理论,认为农产品的价值决定于劣等地上所耗费的劳动。与劣等地比较,优、良等级的土地的生产条件较优越,可以收获更多的农产品,其差额通过市场竞争转化为地租。因此土地收益率差异源于土地生产条件的优劣,即土地的劳动生产力的差异。这差异既可以产生于面积相同、不等级别的土地 上,也可以发生于同一块土地上所投下的同量资本及劳动间。前者所产生的是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它与土地的有限性、肥沃程度、位置的差别以及人口的增加有关。当人口增加,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时,人们就要扩大耕地面积,在原已利用优质土地外,不得不利用质量越来越次的土地,这样,将同量资本及劳动投入于面积相同而等级不同的土地上,其生产物就有了差额,从而为较优土地提供了地租。后者产生的是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由于土地的使用受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支配,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和第一次投入的等量的资本和劳动,产量却以递减的比例增长,于是追加资本和劳动的产量与原投入的资本和劳动的产量形成差额,地租就产生了。以上两种形态的地租是互相推进的。李嘉图由此得出结论说: 地租总是利用两个等量资本和劳动所得到的产品的差额。它不是土地的恩赐,而是由劳动创造的农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并且是被土地所有者以地租形式占有的社会产品的一部分。马克思在生产价格论基础上发展了李嘉图的级差地租理论,认为级差地租是耕种较优土地所获得的,归于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来源于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及其经营的垄断,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于是,一方面,在肥力较好或位置较优的土地上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二者的差额构成超额利润。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这种超额利润归土地所有者所有,这是第一形态的级差地租。另一方面,对土地连续追加投资并采取种种有效技术措施,使土地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它在租约期内归农业资本家所有,只有在租约期满后另立租约提高租金时,才归大土地所有者所有,这是第二形态的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的级差地租的形成以第一形态的级差地租的存在为前提条件。据此,马克思对李嘉图级差地租理论进行了如下批评: 李嘉图所研究的事实上是资本主义地租,而非适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国家的土地所有权;土地的差别只是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土地经营的垄断才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级差地租的存在并不在乎土地耕种的顺序是从优等地过渡到劣等地,还是从劣等地过渡到优等地; 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假定前提(农业技术不变、技术进步是例外) 也是错误的。

☚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经济浪漫主义 ☛
000100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