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红茶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红茶菌black tea fungus

又名红茶菇、茶霉菌、海宝, 以茶叶浸出液(茶汤)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一种保健饮料。
早在1400多年前, 中国对红茶菌就有记载。19世纪30年代, 中国南方称为胃宝, 后来传到四川等地。1955年微生物学家方心芳教授在《黄海》杂志上发表过海宝方面的论文, 1959年苏联也作了简介。中国海南岛的万宁县、苏联高加索等地有人有长期饮用这种饮料的习惯。日本在70年代初, 由于报刊大力宣传, 红茶菌风靡全国, 饮用者达百万人以上。1980年, 北京市场上以“康寿乐”之名供应于市。红茶菌对人体生理功能有促进作用。
红茶菌含有数种微生物, 主要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等。用电镜扫描发现有属酵母菌的接合酵母、假丝酵母, 是一类酒精发酵力很弱的酵母, 能使蔗糖转化为果糖、葡萄糖, 并能微弱发酵, 生成二氧化碳、酒精, 故菌膜下常有少量气泡产生。醋酸菌中主要有膜醋菌(或称木醋杆菌)、葡萄糖醋酸菌, 属中氧化醋杆菌类, 能氧化酒精并生成少量醋酸,但氧化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能力强。红茶菌饮料的酸味,除含少量醋酸外, 多是葡萄糖酸及少部分5-酮葡萄糖酸, 是维生素C的前体。
培养红茶菌的原料为: ❶茶叶: 以红茶为好, 绿茶、花茶及茶末也可;
❷食糖: 以冰糖、白糖为好,蜂蜜、红糖和葡萄糖也可;
❸食用水:自来水或井水均可, 但要煮沸后用;
❹菌母: 菌体应为膜状半透明胶质, 很象海蜇皮, 嫩时为乳白色, 老时为橙黄色。红茶菌的培养与食用方法如下:
母液培养 先在煮沸过的水中加入红(绿)茶、食糖少许, 调成稀薄的红茶糖水。再煮沸灭菌, 立即移入消毒玻璃杯中(盛满70~80%),待冷却至35℃左右,再放入一块拇指大小的红茶菌种 (不可直接用手取)。杯口用5层洁净消毒纱布覆盖扎紧, 保温37℃左右;冷天应放置暖处。避免日晒, 不可摇动搅拌。3~4天后, 杯底生出绿色纤毛, 茶液开始混浊, 冒出小泡,液面长出状似海蜇皮的薄膜。一周左右(天热3~4日),茶液变酸, 味如杨梅汤, 即成为第一次母液。
饮液培养 在消毒过的大口瓶内,加进煮沸过的红茶糖水, 再倒入母液(约为糖水的1/5左右即可)。过3~5天, 即发酵呈酸味, 产生许多小气泡, 此时即可饮用。饮时加冷开水或糖调节浓度。多余的可放入冰箱或置于阴凉处, 以备随时取饮。茶液用完, 留下的菌母亦可继续按上法培养饮液, 如此循环不止。培养红茶菌的原料比例可按茶:糖:水=1:5:200。
菌种培养 在培养母液的基础上进行。母液中生成的菌团有多层, 良好的菌母会浮在液面, 呈乳白半透明胶质菌团, 培养液的气味芬芳具酸甜。如菌团上出现红绿等杂色即示已受到杂菌感染; 气味异常或菌团不浮在液面而沉底者, 为死亡菌种,说明培养失败,培养液不能饮用。
饮用方法 开始宜少量, 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服后未感有异常后, 每日可服3次, 每次服用250~300毫克(约1茶杯), 也可增加次数。

红茶菌black tea fungus

又称红茶菇、茶霉菌、海宝。以茶叶浸出液(茶汤)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一种保健饮料。中国海南省的万宁县和黑海、亚速海同里海之间的高加索等地有长期饮用的习惯。红茶菌对人体生理功能有促进作用。

红茶菌

又称“红茶菇”、“茶霉菌”、“海宝”。由红茶(其他茶类也可)、食糖、凉开水,菌母按茶:糖:水=1:5:200比例配制后,加入菌母培养而成的一种健康饮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