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红线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红线女1927—;女

广东开平人
著名粤剧演员。曾任广东粤剧副院长,中国剧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粤剧团艺术总指导。
原名:邝健廉
艺名:红线女

红线女

红线女传奇之一独上高楼、之二蓦然回首孔茗(香港)博盖出版集团有限公司1985年2
月版193页
红线女小传、日记文选 (香港)影视出版社1985年版89页
红线女自传
他给我温暖和力量——回忆陈郁同志对我的关
怀和教诲
红线女
红线女
(香港)星晨出版社1986年版
老同志之友1984年6期
红线女(1927—)郭秉箴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116页

红线女

千里驹红线女
善于博采众长的红线女
红线女在上海
红线女和她的继承者
粤剧舞台上的一代天骄——祝贺红线女从艺四
十五周年
彭寿辉
江 伯
杜列民等
李 凌
甄 人等
羊城晚报1981年3月22日
南方日报1982年5月30日
羊城晚报1983年1月13日
光明日报1983年1月27日
广州日报1984年10月21日
艺术无涯,自强不息——访粤剧表演艺术家红
线女
张何平人民日报(海外版)1989年8月9日
精湛的艺术,杰出的艺人——记著名粤剧表演彭尔清广州日报1990年5月24日

艺术家红线女  
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在北京举行演唱会
戏剧英华:红线女从艺60年纪念活动在广州
举行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115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320页
我的母亲杨里昂主编艺术名人自述第515页
红线女

红线女

全名《红线女夜窃黄金盒》。梁辰鱼作。有《盛明杂剧》本、《酹江集》本,《古本戏曲丛刊》据《酹江集》本影印。写潞州节度使薛嵩,因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兵镇边境,有进犯之意,日夜忧郁。婢女红线愿为主人解忧,她夜行田营,潜入田承嗣内室,在床头盗取金盒而归。次日薛使人送回,以示其威。田承嗣大惧,因此敛兵。红线功成隐退,薛嵩设宴饯行,冷朝阳、刘长卿、杨巨源等人以诗相赠。剧据唐传奇《红线》改编。明末更生氏将红线、红拂故事合编为传奇《双红记》。京剧有《红线盗盒》。

☚ 唐明皇七夕长生殿   红绡记 ☛

红线女

全称《红线女夜盗黄金盒》。戏曲。明梁辰鱼(约1521—约1594)撰。辰鱼有传奇《浣纱记》已著录。此剧据唐杨巨源《红线传》敷演而成。红线乃潞州节度使薛嵩青衣。因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欲吞并潞州,红线夜至魏郡,于承嗣寝所盗出金盒。嵩遂发使遗承嗣书,以金盒授之。翌日承嗣遣使赉绘帛名马以献于嵩,表示悔过之意。事后,红线即辞去,不知所往。梅兰芳有京剧《红线盗盒》本此。有《盛明杂剧》本,《酹江集》本。

红线女

红线女1927—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人。12岁起从舅母何芙莲学艺,首次登台演出时取艺名小燕红。1942年参加了马师曾的抗战粤剧团,在广西桂林、柳州等地进行宣传抗战的演出。曾在电影《家》、《春》、《秋》中参加演出。抗战胜利后移居香港,在那里建立真善美剧团。1955年底回国,在广东省粤剧团从事粤剧演出工作,演出了《搜书院》、《李香君》、《红花岗》、《昭君出塞》等剧目。在演出实践中吸收京剧、昆曲、歌剧等艺术形式之长,继承和发展了粤剧名旦董华的唱腔,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腔”(又称“女腔”)。1956年拍摄彩色舞台电影艺术片《搜书院》,1957年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出《昭君出塞》、《卖荔枝》,获得东方古典音乐比赛金质奖章。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由其主演的大型剧目《关汉卿》也被搬上银幕。1984年美国亚洲协会和联合国交响乐协会向她颁发了“杰出艺人奖”。历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及中国文联委员等职。是第三、四、六和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及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 常香玉   新凤霞 ☛

红线女

粤剧艺术家。女。广东省开平人,1927年生。12岁从舅母学粤剧,广州沦陷后,随马师曾赴广西演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香港习学3年京剧,并向声乐专家求教。在艺术上勇于革新,把其他剧种的唱法及曲调纳于粤剧之中,自创一派。在表演上她大多扮演新编历史戏中的人物,并吸收了电影的表现手法,如《清宫恨史》、《昭君出塞》,外国题材的戏如《蝴蝶夫人》、《威尼斯商人》等。1952年参加组织真善美剧团任主演。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在香港曾拍摄《家》、《春》、《秋》、《雷雨》等70多部影片。1957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古典音乐比赛金质奖。历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

《红线女》hong xian nü

Hong Xian→梁辰鱼 (Liang Chenyu)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