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红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红岩

红岩

长篇小说。罗广斌、杨益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小说着力描写重庆解放前夕共产党人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和“白公馆”这种特殊环境中的战斗,通过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各个侧面的描绘,反映黎明前光明与黑暗、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揭露敌人的暴行,歌颂革命者大智大勇的品格。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江姐、许云峰、华子良等一批共产党人的形象;特务头目徐鹏飞的性格也写得很有深度。全书以集中营的斗争为主线,辅以重庆市的地下工作和市郊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两条副线,结构严密宏伟,情节错综复杂并富有传奇性,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

☚ 陶渊明写《挽歌》   实干家潘永福 ☛

红岩

红岩

双月刊。前身是1951年创刊的《西南文艺》,1956年改名为《红岩》,1959年停办,1979年复刊。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以刊载中、短篇小说为主,兼刊长篇小说、电影文学、剧本、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该刊还选载有特色的外国文学佳作。努力扶植文学新人,荟萃名家名作,面向广大文艺爱好者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

☚ 花城   随笔 ☛

《红岩》

❶长篇小说。作者罗广斌、杨益言。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在四川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英勇斗争,包括在城市中的地下工作和在山区开展的武装斗争。其中一些人被捕后,被囚于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他们在狱中继续坚持斗争,胜利前夕多数人英勇就义。1951年,罗广斌、刘德斌、杨益言合作写出回忆录《圣洁的血花》 在重庆《大众文艺》 上发表 (华东、华南出版社曾先后出版单行本)。1958年,罗广斌、刘德斌、杨益言又在 《红旗飘飘》上发表回忆录 《在烈火中永生》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出版单行本)。1961年 《红岩》 出版,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作品以广阔的画面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党在国民党统治地区所展开的城市工作与在山区展开的武装斗争,特别集中地描写了被囚禁于渣滓洞集中营内的革命者所进行的殊死搏斗,成功地塑造了党的领导干部许云峰、江竹筠、成岗、齐晓轩、华子良以及革命知识分子刘思扬、成瑶、胡浩等英雄形象。他们在敌人的监狱中,面对残酷的刑讯和疯狂的屠杀,毫不畏惧地同敌人进行着面对面的斗争,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时刻。《红岩》是中国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革命教科书。自出版以来曾多次再版、重印,并已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发行,在国内和国外均有广泛的影响。
❷文学艺术类刊物,双月刊,16开。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社址在重庆市中山三路重庆村。1979年9月创刊,198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主要栏目有小说、剧本、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

红岩

《红岩》hongyan

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由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罗广斌(1924—1967)是四川省成都市人。1948年在成都被捕,后囚于重庆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1949年11月27日越狱脱险。196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杨益言(1925— )是四川省武胜县人。1948年在重庆被捕,囚于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出狱。《红岩》在1958年到1961年间经过三易其稿而成,1961年12月正式出版,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
《红岩》的题材内容、主题和背景都具有独特性。它从1948年元旦写到1949年冬重庆临近解放的时刻,着重描写40年代末期地下党在特殊环境里展开的悲壮斗争,歌颂革命志士坚贞不屈的崇高精神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是闪耀着特定的革命时代精神的悲壮、激越的正气歌,是用烈士的鲜血和生命写成的震撼人心的教科书。
《红岩》的突出价值在于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江雪琴)、齐晓轩、华子良、成岗、刘思扬等光彩照人的革命英雄群像。他们有着共同的品格:对革命理想忠贞不渝,在生死存亡的严酷斗争面前英勇不屈,富于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但他们又各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和个性,其中,许云峰和江姐是被着力刻画的人物。许云峰工人出身,当过钳工,到延安学习过。他是为掩护战友脱险而被捕入狱的,在狱中他针锋相对地对付敌特的威逼利诱,沉稳老练、政治目光敏锐、意志坚强、信仰坚定、善于斗争,表现出高度的政治原则性和坚定性,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成熟的有大智大勇的地下党领导者和职业革命家。江姐早年失去双亲,曾流落到孤儿院,不到9岁便在重庆南岸一家纱厂当童工,后因得重病而被赶出厂外。她是在斗争实践中成熟为出色的地下工作者的,她稳重老练、心灵高洁、情操高尚,善于关怀体贴同志,富于革命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她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斗争面前顽强不屈,最后从容就义,是内外美统一的女英雄形象,人们把她喻为斗霜傲雪的红梅。
《红岩》没有设置贯穿首尾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虽然它着重描写狱中斗争,但狱中斗争并非一贯到底的主线;虽然它着重塑造江姐和许云峰两个英雄人物,但他们也并非一贯到底的中心人物;它只是按照斗争生活的发展逻辑,把狱外斗争和狱内斗争有机地联结在一起,使党的地下斗争、城市的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狱中斗争、农村武装斗争交织成一个整体。全书共30章,前10章写狱外斗争,后20章写狱内斗争,由狱外斗争步步引入狱内斗争;同时将狱内的渣滓洞斗争和白公馆斗争交替描写,其中,刘思扬的两次被捕入狱把渣滓洞和白公馆的斗争自然地串联了起来,最后以协同越狱、突围达到高潮,因而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 徐怀中   铁道游击队 ☛

红岩

长篇小说。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合著。1963年出版。以解放战争时期“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的斗争为主线,交错展开了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活动、集中营的狱中斗争、以及川北农村的武装斗争。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塑造了共产党人江姐、许云峰等人的光辉形象。小说人物众多,又各具特色。江姐、许云峰等形象尤为丰满动人。结构宏伟谨严,情节曲折。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出版后,成为国内长篇小说中读者最多、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作品。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并改编成歌剧《江姐》、电影《烈火中永生》等。

红岩

长篇小说。1948年至1949年间,正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国民党反动派穷凶极恶,对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一大批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和爱国人士,欲予以斩尽杀绝。身陷囹圄的中共山城市委领导者许云峰、江姐和成岗等人,以坚定的革命信念,与无耻匪特进行了机智灵活、无比顽强的斗争,保卫了党组织,一直战斗到最后一息。作品刻画的这一系列感人肺腑的无产阶级战士形象,成了新中国广大青年的学习榜样。作者罗广斌、杨益言。1961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红岩

《红岩》

长篇小说。罗广斌、杨益言著。以1948至1949年间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真实事件为题材,描写山城解放前夕革命阵营同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酷较量。故事由狱中斗争、城市地下工作及农村游击战争3条线索构成,彼此平行交错展开,而以前者为主。正当重庆地下党活动急剧发展和华蓥山游击队迅速壮大之际,因叛徒告密,许多同志先后被捕,囚禁于集中营。这些身陷囹圄的共产党人,不仅以大义凛然的气概经受住了敌人的疯狂折磨,而且采取高度灵活的策略,挫败了他们软硬兼施的种种伎俩,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党的地下组织。最后与兵临城下的人民解放军及游击队里应外合,越狱逃离险境。小说热情歌颂了坚贞不屈的革命者,运用心理描写和气氛烘托等多种艺术手法,从不同侧面塑造了许云峰、江雪琴、齐晓轩等众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形象,还刻画了不少暴戾、歹毒而个性鲜明的反面人物。全书场面广阔,结构宏伟,情节跌宕起伏,洋溢着磅礴的气势和悲壮色彩,不但再现了国共两党在重庆和川东等地斗争的历史烟云,同时展开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行将覆灭和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与时代风貌。作者原被关押在集中营,亲身经历了敌人的血腥屠杀,越狱后即着手整理先烈们的斗争事迹,于1957年写成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并以此为基础,创作长篇小说《禁锢的世界》初稿,又经多次大改定稿,更名《红岩》。1961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深受读者喜爱,至1977年共发行700万册,并有10多种外文译本。

☚ 燕山夜话   红色娘子军 ☛
000065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