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所用的絹質底本。隋唐已見,後世不衰。然絹亦有不同。宋·米芾《畫史·論鑒賞裝裱古畫》:“古畫至唐初皆生絹,至吳生、周昉、韓幹後來皆以熱湯半熟入粉搥如銀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筆。今人收唐畫必以絹辨,見文麄便云不是唐,非也。張僧畫,閻令畫,世所存者,皆生絹。南唐畫皆麄絹。”又《唐畫》:“《道德經》一卷……不知何人畫,絹本。字大小不匀,真褚遂良書。”宋·洪咨夔《題〈西岳降獵圖〉》:“吾家絹本得之康節孫邵公濟家,人物部分與此無一不合,獨第七節前多馬上美人四。”現藏故宫博物院傳爲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等皆爲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