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操舂举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操舂举案

典源出处 《东观汉记·梁鸿》:“鸿乡里孟氏女,容貌丑而有节操,多求之,不肯,父母问其所欲,曰:‘得贤婿如梁鸿者。’鸿闻乃求之,女椎髻著布衣,操作具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耀,名孟光。……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庑下,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常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赁,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后汉书·逸民列传》亦载,后有“乃方舍之于家”一句。
释义用法 后汉梁鸿 (字伯鸾) 与其妻孟光 (字德耀,一作德曜)皆贤而有节操,甘贫隐居。后依人庑下,为人舂米谋生,而孟光每食常举案齐眉,对梁鸿恭敬备至,虽贫贱而不失礼。后用“寄食”,“赁舂”等表示甘贫守贱,隐居为生; 用“举案齐眉”等表示夫妻互敬,妻贤有礼; 以“孟光”为贤妻的代称,或泛称妻。
用典形式
【孟光】 唐·元稹:“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宋·苏轼:“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赁庑】 清·丘逢甲:“身似伯鸾犹赁庑,人因康节有行窝。”
【赁舂】 宋·陆游:“将军闭户方锄菜,处士携家欲赁舂。”
【鸿春】 唐·贾岛:“鸿舂乖汉爵,祯病卧漳滨。”
【齐眉食】 南朝梁·沈约:“既荐巫山枕,又奉齐眉食。”
【庑下舂】 清·侯铨:“余光犹凿邻家壁,浪迹休嫌庑下舂。”
【伯通隐】 唐·骆宾王:“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
【伯鸾志】 宋·苏轼:“非无伯鸾志,独有子云悲。”
【伯鸾舂】 宋·陆游:“清宵叔夜锻,平旦伯鸾舂。”
【孟光贤】 宋·苏轼:“琢磨晚觉孟光贤,畏我放言时被肘。”清·朱柔则:“飘泊君同苏季若,操持吾愧孟光贤。”
【孟光眉】 明·徐渭:“机断旧成羊子学,饭余今忆孟光眉。”
【孟光案】 金·元好问:“郎食猩猩唇,妾食鲤鱼尾,不如孟光案头一杯水。”
【孟光意】 唐·张枯:“辛勤最爱孟光意,除却梁鸿无急妻。”
【梁鸿隐】 清·顾炎武:“缅忆梁鸿隐,孤高阅岁华。”
【伯鸾去国】 唐·萧颖士:“伯鸾常去国,安道惜离群。”
【伯鸾寄食】 唐·张籍:“伯鸾甘寄食,元淑苦无钱。”
【孟光举案】 宋·苏轼:“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
【南适梁叟】 唐·骆宾王:“登高南适嗤梁叟,凭轼西征想潘掾。”
【举案齐眉】 宋·沈瀛:“玉人来止,见说冰翁心甚喜。好个家风,举案齐眉胜敬通。”
【梁氏夫妻】 唐·刘禹锡:“梁氏夫妻为寄客,陆家兄弟是州民。”清·李孚青:“郑家婢妾如师弟,梁氏夫妻似主宾。”
【操舂举案】 清·张蘩:“涤器当垆情更 ,操舂举案志犹坚。”
【避地梁鸿】 宋·陈与义:“避地梁鸿不偕老,弄乌莱子若为心。”
【伯鸾携德耀】 宋·苏轼:“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
【杵臼得梁鸿】 宋·陈师道:“少年豪侠窟,杵臼得梁鸿。”
【佳人慕高义】 三国·曹植:“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操舂举案

典源出处 《东观汉记·梁鸿》:“鸿乡里孟氏女,容貌丑而有节操,多求之,不肯,父母问其所欲,曰:‘得贤婿如梁鸿者。’鸿闻乃求之,女椎髻著布衣,操作具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耀,名孟光。……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庑下,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常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赁,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后汉书·逸民列传》亦载,后有“乃方舍之于家”一句。

释义用法 后汉梁鸿 (字伯鸾) 与其妻孟光 (字德耀,一作德曜)皆贤而有节操,甘贫隐居。后依人庑下,为人舂米谋生,而孟光每食常举案齐眉,对梁鸿恭敬备至,虽贫贱而不失礼。后用“寄食”,“赁舂”等表示甘贫守贱,隐居为生; 用“举案齐眉”等表示夫妻互敬,妻贤有礼; 以“孟光”为贤妻的代称,或泛称妻。

用典形式

【孟光】 唐·元稹:“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宋·苏轼:“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赁庑】 清·丘逢甲:“身似伯鸾犹赁庑,人因康节有行窝。”

【赁舂】 宋·陆游:“将军闭户方 锄菜,处士携家欲赁舂。”

【鸿春】 唐·贾岛:“鸿舂乖汉爵,祯病卧漳滨。”

【齐眉食】 南朝梁·沈约:“既荐巫山枕,又奉齐眉食。”

【庑下舂】 清·侯铨:“余光犹凿邻家壁,浪迹休嫌庑下舂。”

【伯通隐】 唐·骆宾王:“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

【伯鸾志】 宋·苏轼:“非无伯鸾志,独有子云悲。”

【伯鸾舂】 宋·陆游:“清宵叔夜锻,平旦伯鸾舂。”

【孟光贤】 宋·苏轼:“琢磨晚觉孟光贤,畏我放言时被肘。”清·朱柔则:“飘泊君同苏季若,操持吾愧孟光贤。”

【孟光眉】 明·徐渭:“机断旧成羊子学,饭余今忆孟光眉。”

【孟光案】 金·元好问:“郎食猩猩唇,妾食鲤鱼尾,不如孟光案头一杯水。”

【孟光意】 唐·张枯:“辛勤最爱孟光意,除却梁鸿无急妻。”

【梁鸿隐】 清·顾炎武:“缅忆梁鸿隐,孤高阅岁华。”

【伯鸾去国】 唐·萧颖士:“伯鸾常去国,安道惜离群。”

【伯鸾寄食】 唐·张籍:“伯鸾甘寄食,元淑苦无钱。”

【孟光举案】 宋·苏轼:“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

【南适梁叟】 唐·骆宾王:“登高南适嗤梁叟,凭轼西征想潘掾。”

【举案齐眉】 宋·沈瀛:“玉人来止,见说冰翁心甚喜。好个家 风,举案齐眉胜敬通。”

【梁氏夫妻】 唐·刘禹锡:“梁氏夫妻为寄客,陆家兄弟是州民。”清·李孚青:“郑家婢妾如师弟,梁氏夫妻似主宾。”

【操舂举案】 清·张蘩:“涤器当垆情更 ,操舂举案志犹坚。”

【避地梁鸿】 宋·陈与义:“避地梁鸿不偕老,弄乌莱子若为心。”

【伯鸾携德耀】 宋·苏轼:“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

【杵臼得梁鸿】 宋·陈师道:“少年豪侠窟,杵臼得梁鸿。”

【佳人慕高义】 三国·曹植:“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操舂举案

【出处】 《艺文类聚》卷六十九引《东观汉记》:“梁鸿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庑下,为人赁舂。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异之曰:‘彼佣赁,能使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释义】 后汉梁鸿,字伯鸾,娶孟光为妻。夫妻二人同到吴地隐居,住在当地大户皋伯通的家中,为人舂米度日。每天孟光端饭时,不敢仰视梁鸿,将食案举至眉间送上。皋伯通见了认为梁鸿能使妻子如此恭敬,定不是个凡人。后以“赁舂、伯鸾舂”等指埋名隐居;以“孟光案、举案齐眉”等表示妻贤知礼、夫妻互敬等。
【例词】 案举齐眉 避地梁鸿 伯鸾舂 伯鸾寄食 伯鸾志 伯鸾去国 操舂举案 鸿舂 鸿妇举案 举案齐眉 梁鸿隐 梁鸿高志 赁舂 赁庑 孟光案 孟光举案 孟光齐眉 孟光贤 齐眉举案 齐眉食 南适梁叟 梁鸿贫 鸿妻 杵臼梁鸿 案齐眉
【用例】
〔案齐眉〕 清·孔尚任《桃花扇》:“案齐眉,他是我终身倚,盟誓怎移。”
〔伯鸾去国〕 唐·萧颖士《越江秋曙》:“伯鸾常去国,安道惜离群。”〔操舂举案〕 清·张蘩《戏为外子拨闷》:“涤器当垆情更洽,操舂举案志犹坚。”
〔鸿妻〕 南朝梁·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既称莱妇,亦曰鸿妻,复有令德,一与之齐。”
〔举案齐眉〕 宋·宋自逊《沁园春》:“唤彩衣孙子,携壶挈榼,白头翁媪,举案齐眉。”
〔梁鸿贫〕 唐·权德舆《酬南园新亭宴会》:“不厌梁鸿贫,常讥伯宗直。”
〔赁舂〕 清·王摅《元旦和许用晦韵》:“击筑岂期来易水,赁舂只合老吴门。”
〔孟光齐眉〕 宋·晁补之《引驾行》:“庆孟光齐眉,冯唐白首,镇同欢笑。”
〔齐眉举案〕 宋·吕胜己《西江月》:“日日齐眉举案,年年劝酒持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