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終終(终)Zhō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辛集,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朔州,河南之义马等地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 “陆终之后,以名为氏。望出济南、南阳。” 一说: “夏内史终古之后。”
汉代有终军; 唐代有终郁; 明代有终其功。

終zhōng

❶事件、事情的結局、結束,與“始”相對。張衡《西京賦》:“度曲未終,雲起雪飛。”又見“終始”。
❷自始至終。《藝文類聚》揚雄《逐貧賦》:“長與爾居,終無厭極。”《古文苑》張超《誚青衣賦》:“秦繆思諐,故獲終吉。”
❸到底。班固《幽通賦》:“終保己而貽則兮,里上仁之所廬。”馮衍《顯志賦》:“并日夜而幽思兮,終悇憛而洞疑。”
❹猶“竟”、“整”。見“終日”。
❺既。揚雄《逐貧賦》:“鄰垣乞兒,終貧且抁。”

“终”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3793大约。吴语。江苏苏州〖〗。~会得来加大约总会来吧?《苏州土白新约全书・马太传福音书》第五章:「~勿能进天国。」

終终

(13次)
❶尽;竟;终极。~长夜之曼曼兮《章·悲》 恐不~乎永年《哀》
❷始终。~不察夫民心《离》 余处幽篁兮~不见天《歌·山》 ~刚强兮不可凌《歌·国》 固将愁苦而~穷《章·涉》《哀》 ~不过失兮《章·桔》 ~不以邪枉而害方《哀》
❸终究;终归。~以灭丧 胡~弊于有扈《天》 ~危独以离异兮《章·诵》 ~不反其故都《远》

❶少者曰死,老者曰終。《周禮·天官·疾醫》: “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於醫師。”鄭玄注: “少者曰死,老者曰終。”
❷充也。《儀禮·士冠禮》: “緇纚廣終幅,長六尺。” 鄭玄注: “終,充也。”
❸事卒爲終。《禮記·檀弓上》: “子張病,召申詳而語之曰: 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鄭玄注: “死之言斯也,事卒爲終,消盡爲澌。”
❹卒。《尚書中候》 卷中: “文王廢伯邑考,立發爲太子。王曰: 修我度,遵紀德,我終之後,恒稱太子。” 鄭玄注:“終,卒。” (《玉函山房輯佚書》) 《尚書中候》: “我終之後,恒稱太子。” 鄭玄注:“終,卒。”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灌木 > 終
終  zhōng

亦稱“牛棘”、“馬棘”、“王棘”、“牛傷”。木名。鼠李科。灌木或喬木。枝上有棘針,葉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有三主脈,花帶黄緑色。果實長圓形或近圓形,肉薄味酸,核入藥。分佈華北各地,華中、華南亦有。始載於秦漢典籍。《爾雅·釋木》:“終,牛棘。”郭璞註:“即馬棘,其刺粗而長。”郝懿行義疏:“棘,即小棗叢生者。其一種大棘,刺粗而長者,名終,一名牛棘也。牛棘即王棘。”《山海經·中山經》:“又東五十七里曰大𩇵之山……有草焉,其狀葉如榆,方莖而蒼傷,其名曰牛傷。”郝懿行箋疏:“猶言牛棘。懿行按:牛棘見《爾雅》郭注方言云。《山海經》謂刺為傷也,即指此。”

終zhōng

Z181
“终”的繁体。

〖終〗 粵 zung1〔忠〕普 zhōnɡ

❶ 終結。《禮記.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老有所〜:晚年有所依靠,直到老死。)
❷ 死。陶淵明《桃花源記》:「尋病〜。」(尋:不久。)
❸ 堅持到最後。蘇洵《六國論》:「惜其用武而不〜也。」
❹ 副詞,終究,最終。《六國論》:「齊人未嘗賂秦,〜繼五國遷滅,何哉?」
❺ 從開始到終結,有詞語「~身」。魏禧《吾廬記》:「~身守閨門之內。」
❻ 副詞,由始至終,到底。杜甫《登樓》:「北極朝廷〜不改。」
❼ 全,盡。李華《弔古戰場文》:「降矣哉,〜身夷狄!」

終,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冬”的古文作,小篆作。《説文》“終”的古文作,小篆作
張舜徽説,本爲治絲之終,初形象懸絲終端之狀,本義應該是表示一般意義的終結、完成等義,隸定作 “冬”。字形被借用爲冬天之 “冬”後,增 “糸” 爲意符表示本義。金文第五字形增 “中”爲聲符,第六字形增 “糸” 爲意符,顯示是表示本義。所列字形在卜辭、銘文中讀 “終”,義爲終止、完成。提示:《説文》分 “冬”和 “終” 兩種字形,“冬” 的古文增 “日” 爲意符,小篆增 “仌”(即古 “冰” 字)爲意符,皆當是表示時令。《説文》“終” 的古文是把古 “冬” 字兩側的點連成一條横綫,實際還是 “冬” 的字形。小篆則增 “糸” 爲意符。
楚簡帛文“冬”作,“終”作,沿襲古體而順其書寫之便。秦簡牘文“冬”作,“終”作,皆爲古隸。

終终,甲骨文;金文;篆zhōng

[糸(絲,意符)+冬(聲意符)→終(初文像把結打在絲或繩的兩末端。互爲“始終”冬本字,象形會意。《説文》:“終,絿(qiú)絲也。從糸,冬聲。”終,表示一年的最後一季,有“終末”之意。“糸”爲形符,細長的絲〈有始有終〉。終,指最後〈終點〉,人死〈臨終〉,到底〈終歸〉,全過程〈自始至終〉。)]
《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大風刮得滿天塵埃,没有想到大駕肯來。)
[春秋] 左丘明《左傳·文公十五年》:“雖不能始,善終可也。”(雖無好的開始,有好的結果也行。)
[戰國] 孔伋《中庸·第二十五章》:“誠者,物之終始。”(誠是具體的過程,萬物有始有終。)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二回):“自從司棋出去,終日啼哭。”

終()


甲骨文合集14209,殷
丙辰卜, , 貞帝隹其終𢆶邑。
按: 構形理據待考,或説下垂之兩“○”象紡專,字形象絿絲之形。

亡終鼎,殷周金文集成1450,殷
亡終。

曾侯乙鼎,殷周金文集成2290,戰國早期
曾𥎦(侯)乙詐(作)時。 甬(用)終。

曾侯乙鐘(中三1),殷周金文集成321,戰國早期
之終。
按: 增“糸”爲義符。

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甲篇,戰國

☚ 紈   繒 ☛
000042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