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索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橋梁部 > 索橋 > 索橋
索橋  suǒqiáo

位於四川昭化縣新渡之東溪間。溪闊十一丈許,夏水漲隔,無以爲通,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署令謝泰奉設,以渡文書。每夏初兩岸各築高三丈餘之方架一座,上鋪木板二格,旁立木梯一架,内有金鑼一面,燈籠一個,如哨樓。絞纜一根,長十六丈餘,滚木絞之,上套鐵圈,下系方鐵架,内設木匣,以具文書,鐵圈兩端各拴麻繩一根,鳴鑼爲意,則彼岸拽繩,鐵圈自走,木匣可到。參閱《四川通志》。

索桥

川西高原各族人民的河上交通设施。可分为绳桥和溜筒两种。绳桥以竹索或藤索编结成縆梁,再架系于两岸桥柱上构成。溜筒可分为两种: 其一是在江河或峡谷上架设一条套有一节竹筒的竹索 (即溜索),两岸高,中间低,称为 “平溜”,渡者攀抱竹筒利用惯性冲过最低点,然后再爬索至对岸; 其二是架设两条此高彼低而又相邻的竹索,攀筒者可从高岸向低岸,一滑到底,称为“陡溜” 或 “斜溜”。近代溜索多采用钢索,上系滑轮,过渡者利用滑轮原理,可乘篼驭筒缘索飞渡。在西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高山峡谷间的一些不通公路处至今还可见绳桥和溜筒。

索桥

在溜索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简易桥梁。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许多民族之中。多建于山高谷深、水流湍急的江河之上。其形制及架设方法是:在江河上同时架设几根粗大的索绳,两端固定好,上面铺拴上木板竹笆,两边稍高处亦架索为护栏即可。所用索具过去多为竹索、藤索,现已被坚固的铁索所取代。

索桥

索桥

用绳索建成的桥。多建于狭谷中的河流上。将数根绳索平列系于两岸高处,上铺以板即成。绳索可用葛藤、竹篾或铁链。用藤索者称藤索桥,用篾索者称篾索桥,用铁链者称铁索桥。这些桥在西北均有所见。《洛阳伽蓝记》、《魏书》、《北史》载,钵卢勒国路险,“铁锁为桥,悬虚为渡”。北魏神龟二年(519),宋云、惠生等西行求法即经此桥。唐僧玄奘西天取经,也经过此种桥。这就是铁索桥。索桥中有一种叫溜索桥或溜筒桥。在河两岸拉一根绳索,其上贯有圆筒,筒上缚一绳,渡人或物,系于绳上,借筒溜向对岸。

☚ 梁桥   浮桥 ☛

索桥

cable bridg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