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囊草
中药名。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茄科植物泡囊草Physochlaina physaloides(L.)G.Don的根或全草。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自基部丛生,被毛。 生于山坡、山沟、草地。分布西藏、内蒙古等地。夏季采全草,阴干。 秋末挖根去泥,切片晒干。根:味甘微苦,性热;全草:味苦,性平;根及全草均有毒。其根补虚温中,安神定喘。主治虚寒泄泻,劳伤,咳嗽痰喘,心慌不安;全草清热解毒,祛湿杀虫。主治中耳炎,鼻窦炎,咽喉肿痛,疮痈肿毒,头痛。内服:煎汤,0.3~0.6克;或研末为散。 治急性胃肠炎:泡囊草3克,青木香6克,石榴、诃子、荜茇各3克。共研细末。 每次开水送服3克,日服2次(《内蒙古中草药》)。全草含新异芸香甙,开花和结果期含量高。 根含红古豆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