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利,沃尔夫冈
【生卒】:1900—1958 【介绍】: 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他发现了不相容原理,因而获得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泡利是一位内科医生的儿子,他在慕尼黑大学受教育,在阿诺尔德·索末菲指导下,于1921年获博士学位。在哥本哈根和尼尔斯·玻尔度过一年后,泡利曾短期在汉堡大学任教,1928年任苏黎世联邦学院物理系主任。战争年代,他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度过,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 除此之外,泡利一生都住在苏黎世。 泡利在20多岁时就确立了物理学家的声望。他1922年出版的关于相对论的早期著作得到了阿尔贝特·爱因斯坦的竭力称赞。 3年后,他发表了不相容原理,提出两个电子决不会处在同一量态中。这一原理大大简化了物理学的基础理论。1930年,泡利以小的中性粒子和电子或正电子同时发射的设想,解决了衰变中丧失能量的问题。这种粒子后来被费密命名为中微子,并于1953年由雷德里克·赖因斯首先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