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Nuò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陇川、景谷、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彝族、拉祜族皆有此姓。此姓系陇川等地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糯读音n·uo(ˋ),为uo韵目,属e—o—uo韵部。奴卧切,去,过韵。 ❶稻的一种,糯稻,米富于粘性。 上一条: 懦 下一条: 穤 糯〔nuo〕 nul. 糯包谷 〔nuo bao gu〕 beudreud nul. 糯稻 〔nuo dao〕 noux nul. 糯米 〔nuo mi〕 nzaot nul. 糯米饭 〔nuo mi fan〕 hlietnul. 糯小米 〔nuo xiao mi〕 nongtnul. 糯穤、稬{}五7488①名稻。古方言。《说文・禾部》:「沛国谓稻曰~。」《广韵・缓韵》:「~,乃管切。《方言》云:沛国呼稻也。」②动揩抹;刷去。闽语。广东揭阳〖 〗。鼻流出来孬用手~鼻涕流出来不可用手揩抹。广东潮州、汕头。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言》:「土地污秽时,每曰:把扫帚来~。应作䓛,䓛音掘。《说文》:『䓛,㕞也。』」③形柔嫩;软。⑴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饮食》:「昭人言柔嫩亦言~,阴平。」⑵吴语。上海〖 〗。搿块糕咬上去真~。1981年9月19日《文汇报》:「生煎的面皮气孔小,滑,吃口~。」浙江温州〖 〗。④形稠。西南官话。贵州清镇。⑤形(声音)柔和,婉转动听。吴语。上海〖 〗。《舞台生活四十年》:「我听见大家都说你的戏唱得真好,喉咙真~,扮相趣来。」上海松江:讲起闲话来,~声~气。江苏苏州〖??〗。邱肖鹏等《真情假意・遗产风波》:「这一声称呼,又软,又~。」江苏江阴。⑥代你。吴语。浙江镇海〖 〗。⑦数二。闽语。广东澄海。清嘉庆二十年《澄海县志》:「二曰~。」   糯*穤稬nuò富有黏性的(米、谷等) △ ~米。 糯穤、稬粘性的米、谷:~稻︱~米。 糯nuò黏性很强的稻谷:糯稻│糯米。 糯nuo糯稻 糯米 糯租 糯稻根 糯米条 糯米纸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穀部 > 九穀 > 糯 糯 nuò 亦作“稬”、“穤”。稻之黏者。其米謂之糯米,色乳白而黏,可作糕點,亦以釀酒。南方水田多種之,穀殼有紅、白二色,或有毛或無毛,其米亦有赤、白二色。其種類亦多,隨黏性大小及成熟季節早晚而名稱各異。《字彙·禾部》:“穤,與稬同。”《說文·禾部》:“稬,沛國謂稻曰稬。”《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倉律》:“已獲上數,别粲、穤秙稻。别粲,穤之襄(釀)。”《爾雅翼·釋草》:“稻一名稌,然有黏有不黏者,今人以黏者爲糯,不黏者為秔。”參見“稻”。參閱明·黄省曾《理生玉鏡·稻品》。 糯nuò❶ 糯米,黏稻米。《天工开物·稻》:“凡稻种最多……黏者,禾曰稌,米曰~。” ❷ 糯米酿的酒。《聊斋志异·神女》:“有客馈苦~,公子饮而美之。” 糯*△穤;𥻟nuòC5B4 粘性的稻米。可做糕点,也可酿酒:~稻/~米酒。 稻谷 稻谷稻(稻子;旱~;早~;香~) 谷(谷子;旱~;新~) 稌 稻的一种:粳(粳稻) 黄秔 粘性的稻:糯(糯稻;糯谷) 不粘的稻:稴 早熟的稻:早稻 火稻 迟期种植的稻谷:稚稼 稻的外壳:稃 ☚ 谷物1 米 ☛
黏 黏黏(~湿;发~) 黏而稠:黏稠 黏糊 东西黏稠:黏糊 黏糊潮湿:黏湿 又黏又滑:黏滑 黏滞不滑:黏涩 黏滞不爽快:黏巴巴 黏黏搭搭 黏性大:腻(黏腻;黏黏腻腻) 黏性很强:糯(~性) 非常黏:黏黏巴巴 黏黏糊糊 ☚ 黏、附 附着 ☛
谷物2 谷物2谷 稼 稌 田谷 黄禾 谷物名:粢(六~) 粟(重农贵~)稻(水~;旱~;早~;陆~;粳~) 稻和菽:稻菽 谷物总称:粢(六~) 禾稼 经霜后的禾稼:霜禾 谷的品种:粳 糯 籼 稌 稉 谷的优良品种的统称:粱 先种的谷物:稙 早种的谷物:稙谷 早稻,早种的稻禾:稙禾 早熟的谷物:穛 早种晚熟的谷物:穜 后种先熟的谷物:稑 穋 成熟的稻麦:黄云 黄稼 成熟晚的稻子:稰 晚稻 霜稻 黄秧 茂盛的谷物:嘉生 丰美的谷物:黄茂 稻摇摆的样子:罢亚 (稻、麦、谷子、高粱、玉米等作物的统称:谷物) ☚ 庄稼 粮食作物 ☛ 糯nuoN105 “糯*”的异体。 糯穤,稬nuò糯稻,这种稻米粘性很大。如:糯米。 糯nuò《本草纲目》谷部第22卷。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详见“糯米”条。 糯[穤、稬]nuòⅠ (黏性的) glutinous (cereal) Ⅱ ❶ (黏性的稻米) polished glutinous rice ❷ [书] (酒) wine ◆糯稻 glutinous rice; 糯米 polished glutinous rice 糯稬, 金文; 篆nuò[米(意符)+需(聲符)→糯(《説文》:“稬,沛國謂稻曰稬。從禾,耎(ruǎn)聲。”糯,富有黏性的穀物〈糯稻、糯小米、糯高粱、糯玉米〉,甚至有糯稗子。今已得知“糯米”的黏性是由於其澱粉鏈具有側枝。黏湯糰就是糯米粉做成。糯米也可以釀成米甜酒。)] [明] 宋應星《天工開物·稻》:“凡稻種最多:不黏者,禾曰秔,米曰粳;黏者,禾曰稌,米曰糯。” 糯*穤;稬nuò(20画)
  【提示】米,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位于字左时,末笔的捺改点。右上的雨字头,中间一竖两边宋体各是两个短横,楷体各是两个侧点。 *糯〔稬 穤〕nuò20画 米部 黏(nián)性稻;也指其他黏性谷物: ~稻|~米|~高粱。 糯nuò秦代竹简作穤。小篆作稬。中古作糯。从禾或从米,需或耎 (ruǎn)声。声母演变如需懦例。r-转n-如若诺弱溺例。韵变也如需懦例。-uan转-uo是阴阳对转,如冉(闭口韵-m)那(nuò)、难傩(nuó)例。用于糯稻。是一种黏性稻。如:糯米。 糯稬★异◎异★常◎常
nuò糯,形声,从米,需声,有黏性的稻子或米。又作“稬”,从禾,耎(ruǎn)声。《异体字表》以“稬”为异体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