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症状及躁动护理
颅脑损伤急性期或颅内肿瘤的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这种精神症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一般不持久,病因治疗后可渐恢复。临床上常见的有:
❶情绪障碍如无故哭笑,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焦虑易激怒,乱走等,多见于额叶及颞叶损害。
❷知觉障碍,如对疼痛过敏或失去感觉或有幻觉、如幻视、幻听,多见于颞叶、顶叶损害。
❸理解判断力障碍,对一些事物或现象不能正确推理和鉴别。
❹定向力障碍,记忆减退,计算力障碍等表现。大脑半球肿瘤或损伤的病人,精神症状比较严重而且比较持久,往往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并常作为首发症状,而且可维持很久才出现第二症状。幕下肿瘤的精神症状较少见而多轻微,可有拒食、不语或短暂幻觉,常伴有小脑及颅神经等障碍。小儿幕上肿瘤出现的精神症状多为激动不合作,幕下肿瘤则表现沉静、淡漠。精神症状是颅内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因此对可能发生精神症状的病人,护士要有预见性,并且正确对待出现的精神症状者。针对不同表现,耐心细致地做好护理及生活上的照顾,不可在行动或言语上给予刺激而使症状加重,也不能采取消极态度不予重视。对狂躁不安或有严重幻觉的病人,在不影响病情观察的情况下,应适当用些镇静药。同时要注意安全,严防自伤或伤人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必要时设专人护理。
躁动病人的护理: 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的病人,在病情好转或恶化的过程中都可出现躁动不安,护士要仔细观察,并针对病因予以处理:
❶颅脑损伤急性期或意识恢复期的病人出现躁动不安,可以是昏迷加深的先驱症状,也可以是逐渐好转的过程。昏迷加深是颅内病变加重的标志,多数因颅内压增高所致,应及时报告医生。
❷在颅脑外伤或全麻后神志尚处于朦胧状态的病人,对创伤造成的不适,如骨折、伤口痛及卧位不当、膀胱胀满等均可引起躁动不安,及时给予以处理后一般可以安静。
❸颅脑损伤合并内脏损伤,出现出血性休克时,也可表现出烦躁不安,要详细观察血压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❹对躁动病人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坠床或误伤,或加床档保护或适当予以约束,过分限制活动的四肢约束,将导致病人反抗而加重狂躁。
❺在未明确躁动原因以前,不可任意用镇静药,尤其不要用作用强的麻醉剂,以免中枢神经被抑制,不利于对意识状态的观察。但对已肯定的恢复期病人,可适当用镇静药,但仍应严密观察病情,以免忽略颅内血肿或脑疝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