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簸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簸箕簸箕形的指纹。 簸箕pɣ24 tɕi24❶柳条编,用来清除粮食中杂物的工具。儿歌: “烟筒眼冒冒烟,牛拉桄,种夏田,夏田黄,收上场,连枷打,~扬。” ![]() ![]() ![]() ![]() ![]() ![]() ![]() ![]() ![]() 簸箕bòji簸(bǒ)粮食或撮垃圾等的器具,用竹篾、铁皮或塑料等制成,三面有帮,一面敞口。 簸箕bòji〈名〉用竹篾、柳条等物编成的生活器物,可用来簸扬粮食等,也有用塑料、铁皮等制成的,用来盛垃圾。 簸箕bòji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农家器具,三面有边沿,一边开口,用来簸扬粮食。也有用铁皮制成的簸箕,多用来盛放垃圾。 簸箕bò·jī撮泥土或垃圾等的工具:接着又见一个小厮带着二三十个拿扫帚~的人进来。(五二·1219)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農耕部 > 篠簣 > 虆 > 簸箕 簸箕 bòji 單稱“箕”。揚米穀去塵糠具。《戰國策·齊策六》:“齊嬰兒謡曰:‘大冠若箕,脩劍拄頤。’”《説文·竹部》:“箕,簸(箕)也。”王筠句讀:“依《玉篇》補‘箕’字。今語猶然。”《急就篇》卷三:“簁、箄、箕、帚、筐、篋、簍。”顔師古注:“箕可以簸揚。”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十四:“箕,簸箕也。《説文》云:簸,揚米去糠也。《莊子》云:‘箕之簸物,雖去粗留精,然要其終,皆由所除’是也。然北人用柳,南人用竹,制雖不同,用則一也。《詩》云:‘哆兮侈兮,成是南箕。’箕四星:二星爲踵,二星爲舍。哆侈,謂踵已大而舍又廣也。又‘維南有箕,載翕其舍’。故箕皆有舌。易播物也。諺云:‘箕星好風’,謂主簸揚,農家所以資其用也。”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用物部 > 諸雜 > 簸箕 簸箕 bòjī 單稱“箕”。用於簸揚穀物,清除糠粃的器具。亦用於盛物,有的專用於盛垃圾糞便。三面有沿,一面敞口,口有舌,稱爲“葉”。初用草繩製作,後以竹篾或柳條等編成。《禮記·曲禮上》:“凡爲長者糞之禮,必加帚于箕上。”《說文·竹部》:“籓,大箕也。”唐·鄭嵎《津陽門》詩:“大開内府恣供給,玉缶金筐銀簸箕。”據《三才圖會》所繪箕形狀,與今相似,唯箕舌長,略呈三角形伸出前沿,舆今之平沿者略異。 簸箕簸去谷糠的工具。《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至秋,任为~。” 用具 用具器(器具;器物;器件;器用;竹~) 具(家具;行~;教~;量~;玩~) 家伙 家事 家活 家生 家什 另见:家具 器具 工具 ☚ 用具 清扫用具 ☛ 竹盛器 竹盛器篚 篝 篿(~扁;~箕) 箩(箩兜;箩筐;~头;箩篼) 篰 笿 簝 箔 匾 笲(执~) 籝 笾 箕(~畚;簸~) 笊篱算器 另见:盛具 竹木片 ☚ 筒具 盛食具 ☛ 簸箕winnowing-pan古代簸扬糠秕杂物的工具。亦称箕。它起源很早,《诗经·大雅·生民》中就有:“或舂或揄,或簸或扬。”《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说文解字》:“簸,扬米去糠也。”它是用柳条或竹篾编织成,使用时双手握箕簸扬箕中谷物,让风吹走杂物。簸箕一直是中国农村长期使用的簸扬工具。 簸箕满族日常生活用具之一种,系用柳条编制而成,其状如筐,唯一面敞口成扇状敞开。多流行于农村,用以簸米筛糠或盛物。 簸箕bo ji❶dustpan 簸箕dustpan;pan 簸箕dustpa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