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叶五6848名包粽子的竹叶。客话。江西瑞金〖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箬葉 箬葉 ruòyè 亦稱“篛”、“𦼔葉”。禾本科植物箬竹之葉。其根莖似小竹而葉甚大,面青背淺,質柔而韌。主治男女吐血、咯血、衄血。宋·趙佶《聖濟總録》卷一百五十二:“二灰散:治經血不止。蠶紙不計多少,燒灰;箬葉,茶龍内燒灰,各等分。每服二錢匕,温酒調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箬》:“〔釋名〕篛、𦼔葉。時珍曰箬若竹而弱,故名。其生疏遼,故又謂之遼。” 箬叶ruò yè《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箬(23)。药名。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的叶。 【别名】辽叶(《本草纲目》)。 【性味】 《本草纲目》:“ 甘,寒,无毒。” 【归经】 《得配本草》:“入手太阴,兼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衄血 ,下血,小便不利,喉痹,痈肿。 ❶《本草纲目》:“男女吐血、衄血、呕血,咯血,下血。并烧存性,温汤服一钱匕。又通小便,利肺喉痹,消臃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或煅存性入散剂。外用:煅存性研末作吹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