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管子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管子学派 管子学派战国时期齐人继承和发展管仲的思想而形成的一个学派。该学派根据齐国的具体情况和文化传统,总结齐国社会改革的经验,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政治哲学体系。其思想特征是重视用宗法道德来巩固封建统治。春秋初年,管仲辅佐齐桓公创立霸业的时候,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五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 为使“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以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设计出了一种具有特色的封建性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一方面利用乡里组织中的宗法制成分作为加强团结的纽带,另一方面又通过军队的编制实行自上而下的集权。推行“相地而衰征” (《国语·齐语》),视土地之肥瘠定征赋的政策。主张设盐官、铁官,发展煮盐业、铸造业。主张“教训成俗”,“刑罚省数” ( 《管子·权修》)。提出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把“礼”、“义”、“廉”、“耻”视为治国之四维,强调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 《管子·牧民》),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管仲学派设想了一种把中央集权和宗法制有机结合起来的封建体制,主张把礼治和法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强调以法律来加强王权,又重视用宗法道德来巩固封建统治。该学派的主要论点见于《管子》一书中。 ☚ 杂家 管商学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