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紫花地丁(图133)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紫花地丁(图133) 本品为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带根全草。产于我国长江下游至南部各省。 【性状鉴别】 根茎短,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开后,叶片呈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楔形或近心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被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梗纤细,长2~5cm,花瓣5片,紫堇色;最下面一片有花距,花距细瘦圆柱形,长5~7mm。蒴果椭圆形,裂为三瓣。种子多数,圆形,淡棕黄色。气微,味微苦而稍粘。以身干、色绿、叶整、茎叶及蒴果皆生茸毛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 (二)切制 洗净,切碎,干燥。 【性味归经功效】 寒、苦、辛。归心、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应用】 1.痈肿疔疮,乳痈、肠痈、丹毒肿胀 本品为治疗热毒壅滞、红肿热痛、疮毒的常用药,尤以治疗疔毒为专长。治疗痈肿、疔疮、丹毒,可用鲜品捣汁内服,以渣外敷。也可与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品配伍,如五味消毒饮;治疗乳痈,常与蒲公英等配伍。治疗肠痈,常与红藤、白花蛇舌草、大黄等配伍。 2.毒蛇咬伤 本品可解蛇毒,治疗毒蛇咬伤,可用鲜品捣汁内服,亦可配雄黄少许,捣烂外敷。 肝热目赤肿痛,常与蝉蜕、菊花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15~30g。外用适量。 体质弱寒者忌用。 【备注】 《本草钢目》:“治一切痈疽发背,疔疮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本品含苷类、黄酮类,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皮肤真菌及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解热、消肿、消炎等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