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筛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筛分sieving

茶叶精制作业之一。作用是分离茶叶的大小, 包括长短、粗细、轻重、厚薄等。最常用的筛分是分离长短, 其次是分离粗细, 对轻重和厚薄的筛分,使用较少。根据筛分的运动形式不同, 可分圆筛、抖筛和飘筛三种(见筛分机)。圆筛有滚筒圆筛、平面圆筛。滚筒圆筛的滚筒上筛孔进口小, 出口大, 分为数挡, 由于滚筒的转动和简身呈有一定的倾斜, 茶叶就沿筒壁边流动, 边散落, 穿不过筛孔的茶条便顺滚筒的倾斜移动由尾端流出, 这是一种粗放的筛分,一般用于毛茶第一次筛分,以初步划分品质。平面圆筛又有分筛、撩筛(捞筛)的区别, 茶叶都是随着筛面的迥转而在筛框作平面回转运动, 使较短细的茶条穿过筛孔, 而粗长的则留在筛面, 逐步环形运动到出茶口流出。平面圆筛主要分离长短和大小, 加工过程要反复3~4次。第一次叫分筛,以后几次叫撩筛。分筛是初步把长短、大小混杂的毛茶分成一定长短规格变速调节。蒸汽锅炉产生0.2~0.3千克/厘米2压强的 的筛号茶。筛孔的大小和筛号茶名称如下表:

每 吋 孔 数331/2441/256789101216182436
每孔边长(mm)876543.532.72.52.21.81.21.00.80.5
筛 号 茶 名 称3孔3.5孔4孔4.5孔5孔6孔7孔8孔9孔10孔12孔16孔18孔片末细末
归 段茶 头上 段中 段下 段碎 茶下 脚

分筛时, 各路茶都配有两台以上平面圆筛机, 以便分段加工。撩筛是补分筛的不足。在分筛基础上将各个筛号茶分别进一步细分,把过于长的茶叶筛出,并分离出过于细小的下段和下脚茶。撩筛习惯上叫“撩头割脚”。撩筛回转运动比分筛快, 撩筛上面1~2层配置筛网比原茶号筛孔放大1~2孔, 起撩头作用, 下面的筛网比原茶号筛孔收紧2~3孔, 起割脚作用。配三层以上筛网的撩筛机分双撩头, 筛网多采用倒装。即第一面筛孔小,第二面筛孔大(一般大1/2孔)。捞筛是补撩筛的不足, 是捞去长条、长梗, 其回转运动比撩筛大而快。抖筛是前后来回摆动, 茶叶在筛面上呈垂直状态作跳跃式前进通过筛孔, 分离粗细和长圆, 具有划分等级和花色的作用。加工过程一般要经抖筛2~3次。第一次叫毛抖, 筛网一般配6~7孔。通过毛抖,分出两大筛路, 筛下部分为本身路, 筛面上粗大的为圆身路。第二次叫前紧门筛, 第三次叫后紧门筛。抖筛面上的茶叫抖头(或紧门头),是较粗的茶条和圆头。第二面筛配的是12孔(或14孔)。筛下的茶叶大部分是筋梗。所以抖筛作业习惯上叫“抖头抽筋”。紧门筛又叫规格筛, 一般配2~4面筛网, 上面筛网的筛孔大小需根据茶叶级别决定, 级别越低, 茶条越粗, 筛孔就要越大; 级别越高, 茶条紧结, 筛孔就小。但具体掌握时, 好茶筛孔宜放松, 次茶筛孔宜收紧。
为了防止筛孔堵塞, 筛面走料, 抖筛时, 投茶量要适当, 宜少不宜多。在操作时还必须经常清筛, 即用竹片勤敲轻刮, 使筛孔畅通。

筛分sieving

俗称筛茶。茶叶制造作业之一。主要用于茶叶精制。有分离长短的圆筛,分离粗细的抖筛,分轻重的飘筛。通过不同类型的筛分,将茶叶大小、轻重分离开来,成为形态、内质一致的商品茶。茶叶初制过程多数用抖筛将揉捻叶粗细分离,粗条再揉捻。干燥过程中多数用圆筛分离,以便长、大的与短、小的分开炒制,容易掌握火功和做形。

筛分

毛茶加工的主要作业。目的是整理外形,将长短、粗细、轻重、厚薄不同的茶叶分开。按筛机运动形式,可分为回转筛(分长短)、抖筛(分粗细)和飘筛(分出片状茶)。

筛分

screening


筛分

screen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