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答失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答失蛮 元代伊斯兰教士称号。是波斯语的译音,意为“具有知识者”、“学者”,或作达失蛮,大石马。中亚河中地区以此为伊斯兰教长老称号。《长春真人西游记》载;邪迷思干(今撒马尔罕)“国中有称大石马者,识其国字,专掌簿籍。”元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政策,答失蛮与和尚、先生(道士)、也里可温大师(基督教教士)同被视为“告天祝寿底人”,享受免除赋役的特权,但规定需是“在寺住坐”,别无营运产业者。元朝政府在上都、大都及外省各城邑的伊斯兰教徒聚集区,有答失蛮掌管教务,哈的大师(伊斯兰教法官掌审判,管理教徒。答失蛮除主持诵经、祈祷及教育等宗教事物,多经营商业,甚至开店肆、下海贸易营利,荫蔽俗人做买卖不纳商税。元廷曾多次下令禁止,但禁而不止,收效不大。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伊斯蘭教派教職(附) > 大石馬 > 答失蠻 答失蠻 dáshīmán 即大石馬。 答失蛮蒙古汗国及元朝初期,称伊斯兰教的掌教人为“答失蛮”。意为“学者”。后又用它泛指伊斯兰教徒。元朝中期,此词为“木速蛮”所代替。 答失蛮❶波斯语音译, 意为 “明哲的”。亦译作“大石马”、“达失蛮”或“达识蛮”等。元代对伊斯兰教徒的泛称。 答失蛮 答失蛮亦作大石马。元代对伊斯兰教教士的通称。宋代又译打厮蛮。源于波斯语Danishmand,意为“具有知识者”、“学者”。《长春真人西游记》载邪米思干“国中有称大石马者识其国字,专掌簿籍”。《元典章》云: “和尚、先生、也里可温、答失蛮,不教当差发,告天咱每根底祝寿者道来。” ☚ 回回大师 哈的大师 ☛ 答失蛮❶元代伊斯兰教徒中的一种称谓。宋代汉译打厮蛮,亦译大石马、达失蛮、达识蛮。源于波斯语,意为“明哲的人”。元代该词使用颇广:一般指伊斯兰教学者,在文献中,常与僧、道、也里可温(基督教教士)并称;有时也泛指伊斯兰教徒;亦有人以此为名者。元代,与僧道、也里可温、儒人一样,享有免除军役、差役和赋役的待遇。许多称为答失蛮的伊斯兰教学者曾在※回回掌教哈的所中任职,执掌回回人的词讼、婚户、钱粮、刑名等。元朝政府虽明令取消,但按照伊斯兰教教法的规定,对回回人仍拥有部分权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