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笼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冕弁冠 > 武冠 > 籠冠 籠冠 lóngguān 即武冠。 笼冠lóngguān又名武弁大冠、武冠、惠文冠、繁冠。用黑色漆纱制成,纱细薄如蝉翼。顶作圆形或长椭圆形,两边有冠耳下垂,下用丝带系结。可加金珰、貂尾等饰物。用时戴于帻或小冠子之上。此冠源于汉代,冠式定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朝、隋朝用于左右使臣及将军武官。宋代、明代改称其为“笼巾”。《梁书·陈伯之传》:“褚緭在魏,魏人欲擢用之。魏元会,緭戏为诗曰:‘帽上著笼冠,袴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魏人怒,出为始平太守。”王国维《观堂集林·胡服考》:“胡服之冠,汉时有武冠、武弁、繁冠、大冠诸名,晋宋以后又谓之建冠,又谓之笼冠,盖比余冠为高大矣。” 笼冠(西魏供养人像) 笼冠 笼冠古代官帽名。《晋书·舆服志》: “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冠,一名建冠,一名笼冠,即古之惠文冠。或曰赵惠文王所造,因以为名。亦云,惠者蟪也,其冠文轻细如蝉翼,故名惠文。或云,齐人见千岁涸泽之神,名曰庆忌,冠大冠,乘小车,好疾驰,因象其冠而服焉。汉幸臣闳孺为侍中,皆服大冠。天子元服亦先加大冠,左右侍臣及诸将军武官通服之。侍中、常侍则加金珰,附蝉为饰,插以貂毛,黄金为竿,侍中插左,常侍插右。胡广曰: ‘昔赵武灵王为胡服,以金貂饰首。秦灭赵,以其君冠赐侍臣。’ 应劭《汉官》云:‘说者以为金取刚强, 百不耗。 蝉居高饮清, 口在掖下。貂内劲悍而外柔缛。’ 又以蝉取清高饮露而不食,貂则紫蔚柔润而毛采不彰灼,金则贵其宝莹,于义亦有所取。或以为北土多寒,胡人常以貂皮温额,后世效此,遂以附冠。汉貂用赤黑色,王莽用黄貂,各附服色所尚也。” ☚ 龙肩舆 辂 ☛ 笼冠 笼冠魏晋南北朝时的主要冠饰。魏晋南北朝时,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经过了不少改革,如将帻后加高,中呈平形,体积逐渐缩小至顶等,时称“平上帻”,或叫 “小冠”。这种小冠上下兼用,且南北通行。在小冠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因这种冠饰以黑漆细纱制成,所以又称 “漆纱笼冠”。当时,男女皆用。 ☚ 风帽 笠帽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