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诗的句式
句式和字数有密切的关系。偶字句,主要有四言句和六言句;奇字句,主要有五言句和七言句。《诗经》主要为四言句,但也有使用二、三、五、六、七、八言句的。《楚辞》以六言句为主要形式;“兮”字不算字数,如“魂魄毅兮为鬼雄”为六言句。在《诗经》、《楚辞》中,也有一些五言句和七言句,而在《诗经》、《楚辞》中,却没有通篇是五言句和七言句的。为此,它也算不了真正的五言诗和七言诗。
真正的五言诗,源于西汉的民间。至于七言诗,要晚得多。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七言诗。
唐和唐以后,主要是五言诗和七言诗。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8句,每句限定5字,计40字。五言绝句,限定4句,每句限定5字,计20字;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也统称七古。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8句,每句限定7字,计56字。七言绝句,限定4句,每句限定7字,计28字,简称七绝。
绝句,又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则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多为五言。
超过8句的,叫长律,也叫排律。长律一般多是五言的。
五言诗的句式,有两类:二一二句式和二二一句式。
五言诗的二一二句式,以虞世南的《蝉》为例: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五言诗的二二一句式,以王绩的《秋夜喜遇王处士》为例: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五言诗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乃是二一二和二二一相混句式。以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为例:
乱烟—笼·碧彻,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再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言诗的句式大都是前四后三:前四,可分为二二;后三,又可分为一二或二一。这样一来,七言诗的具体句式可分为两类:二二一二句式和二二二一句式。
七言诗的二二一二句式,以许浑的《谢亭送别》为例: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七言诗的二二二一句式,以韩偓的《寒食夜》为例: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绝大多数的七言诗,则是二二一二句式与二二二一句式相混用。以杜牧的《赤壁》为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再如,白居易的《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套·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