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独自施行某一动作或具备某种情状。 义即“独自”、“单独”。 ❶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❷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屈原:渔父》)❸ 欲独诛嘉等,力又不能。(《史记·南越列传》)❹ 我以捕蛇独存。(《柳河东集·捕蛇者说》) 二、用于转折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轻度转折:一般都有的,唯独某一个体却没有。 义即“却”、“偏偏”。 ❶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论语·颜渊》)——亡:无。 ❷ 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 (《明史·太祖本纪》) 三、表示仅限。义即“只〔有〕”。 ❶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句义:人不能只亲近自己的亲人,不能只把自己的儿子当作儿子爱抚。 ❷ 太尉起,拜贺朱虚侯曰:“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史记·吕太后本纪》)——所患:所担心的。 ❸ 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汉书·张良传》)——属:托付。 四、用于疑问句中,表示反诘。义即“难道”。 ❶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驽(nǔ):才能低下。 ❷ 物之饮食,天不能知;人之饮食,天独知之?(《论衡·雷虚》)❸ 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东田文集·中山狼传》)——鄙人:我,谦称。 夫: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