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笔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笔墨 笔墨画论用语。“ 笔”指笔法, “墨”指墨法。二者必须有机结合,相互映发,才能完美地表现物象,表达意境,取得“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笔墨”亦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 ☚ 情山活水 笔有四势 ☛ 笔墨bǐmò笔和墨。借指文字或文章 笔墨bǐ mò❶笔和墨:王夫人一看时,只见扇子三把,扇坠三个,~共六匣,香珠三串,玉绦环三个。(三八·1934)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總稱部 > 合稱 > 筆墨 筆墨 bǐmò 筆和墨。亦借指詩文及寫作之事。《漢書·揚雄傳》:“上《長楊賦》,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爲主人,子墨爲客卿以風。”《晉書·温嶠傳》:“陶侃上書曰:‘故大將軍嶠忠誠著于聖世,勳義感于人神,非臣筆墨所能稱陳。’”《兩交婚》第一回:“天尚未晚,神座傍有寫疏頭的現成筆墨,一時感慨不平,遂提起筆來,在廟傍粉壁上題了一首《踏莎行》的詞兒。” 笔墨←→口舌bǐ mò ← → kǒu shé笔墨:指文章或文字。 笔墨❶ 笔和墨。林觉民《与妻书》:“泪珠和~齐下。” 笔墨 笔墨bǐ mò用作文字或文章的代称。〔例〕那位厂长的~挺不错。 ☚ 笔录 笔误 ☛ 书画 书画墨 字画 缟素 缣素 缣楮 缣箱 翰染 另见:作品 写 绘画 ☚ 书画 图画 ☛ 文章 文章文(文字;文言;文笔;文轴;文论;文翰;文辞;文词) 辞(修辞) 翰(羽翰;毫翰;藻翰;觚翰) 藻咏 属辞 风月 鹿触 兔简 道妙 卷帙 卷秩 笔端 纸笔 龙凤 雕篆 纸墨 笔墨 行墨 楮墨 雅章 沉诗任笔 一尺之笔 另见:作品 文字2 记录2 写作 创作 ☚ 文章 文章各部 ☛ 毛笔 毛笔毫(毫锥;毫管;毫翰;羊~;尖~;素毫;柔毫;弱毫;玄~;貂~;秋毫;寸毫;霜毫;银毫;玉兔毫) 翰(毫翰;笔翰;柔翰;弱翰;轻~) 管(管毫;寸管;小~;湘~;霜~;龙管;手管;筠管;斑管;班管;黑~;翠~;玄~;弱管;犀管;青管;管城子;管城侯;管城公;管城君;管城毛颖) 兔(兔管;兔毫;兔颖;兔翰;兔鬣) 聿(朱~;不聿) 木笔 象笔 象喙 生活 宝帚 虎仆 不律 柔毛 毛锥(毛锥子) 毛颖 霜辉 霜晖 青镂 墨笔 颖生 尖头奴 龙须友 中书君 毛元锐 文章货 黑头公 金不换螺子笔 畦宗郎君 藏锋都尉 ☚ 笔 各种毛笔 ☛ 笔墨 笔墨中国画技法的总称。笔指皴、点、勾、勒、擢等笔法。墨指烘、染、破、积、泼等运墨法。笔法因其抑扬顿挫、粗细刚柔以及行笔的疾徐等变化,表现对象不同的质量感。用墨因其干湿浓淡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效果。《历代名画记》云:“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指出立意和笔墨的主从关系。韩若拙《山水纯全集》云:“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荆浩《笔法记》曰:“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说明作画笔为主导,但须与墨有机结合,相互映发,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 皴法 点苔 ☛ 笔墨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有时也作中国画技法的统称。是中国画表现形象的基本手段。中国历代画家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笔墨技法。 笔墨筆墨bǐ mò笔和墨。借指文人。《本草撮要·李镜涵序》:“少年因不得志于帖括,直𤞑匪不靖,游幕雍梁,以笔墨勷办军务,为当道所器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