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缙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缙绅jìn shēn

同“搢绅”。缙,通“搢”,插。贾至《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时望挹侍郎,公才标缙绅。郑辕《清明日赐百僚新火》:利用调羹鼎,余辉独缙绅。

缙绅

《缙绅》

《缙绅全书》的简称。这是刻印的全国职官录。由于各地官员在不断地调整,职官录也要不断加以修改,所以有新旧之别。

☚ 雅相   燕子矶 ☛
缙绅

缙绅jìnshēn

┃━ 指旧时官宦的装束。亦作官宦的代称。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吾宗昔多士,文雅高缙绅。”唐·卢照邻《咏史》诗:“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

☚ 搢绅   熊轼 ☛

缙绅jìnshēn

古代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的代称:缙绅士大夫集于一堂。
【同义】官绅│士绅。
【反义】平民。

缙绅

将笏板插入腰间,代指为官者。缙同搢,插; 绅, 束腰的带子。 《后汉书·赵壹传》:“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文據 > 縉紳
縉紳  jìnshēn

登載職官履歷之簿籍。由書坊逐年刊刻,詳記職官姓名、籍貫、出身階銜等事項。見於清。古代職官束紳縉笏,後遂以“縉紳”爲其代稱,簿籍亦因以爲名。清·吳振棫《養吉齋叢録》卷三:“開列内外官階銜姓名,彙刊成帙,謂之縉紳。”

缙绅jìn shēn

〖名词〗
用同“搢抻”。 原指旧时官宦的装束,亦作官宦和官员的代称(2)。《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东来西往经过这个地方的宫宦们,也没有办法到他们的住所去拜访。《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在大宦官制造灾难的时候,官员们中能够不改变自己的意志的,天下这样的大,有多少人呢?

缙绅

古代高官的装束,插笏于大带间。《荀子·礼论》:“~而无钩带矣。”代指官吏。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士大夫萃于左丞相府。”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各种人的装束

各种人的装束

军人的装束:戎装 军装
官宦的装束:缙绅
旧时官吏的装束:象简乌纱
士大夫闭居时的装束:衫帽
富家子弟的时髦装束:裙屐
渔家的装束:绿蓑青笠 笠冠簑袂
骑士的装束:骑装
女子的装束:翠袖
满族妇女的装束:旗装
平民的装束:布袜青鞋 青衣小帽
只穿短上衣和裤子的装束:短装 短打(短打扮;一身~)
醉态的装束:醉妆
淡雅的装束:素装
奇异的装束:险妆

☚ 装束   古代人的装束 ☛

高官

高官

绂冕 达官(~贵人) 达僚 达仕重官 尊官 穹官 蝉冠 蝉冕 蝉珥 显仕 显官 显宦 通宦 通官 通阶 红顶 金绶 金珰 金张 衮衣绣裳
做达官的人:缙绅 搢绅
官位很高的人:三公九卿
称高官:卿(公卿)
称地位较高的官员:长吏
朝廷高官:槐岳
位高禄厚之官:美官
职位高而有权势的官吏和身份高贵的人物:王公 达官贵人 达官贵要 达官要人 贵人达官 都头异性
满座都是达官贵人:貂蝉满座 貂蝉盈座
职位显要的官吏和有名望的人物:达官闻人
职位很高、条件优越的官吏:高官美职
地位高而权势显赫的官吏:达官显贵 达官显吏 达官显宦 七贵三公 三台五马 金马玉堂 玉堂金马 玉堂金门
在朝的达官显贵:黻班
最高等的官吏:高官极品
显贵的官吏:贵官 缨簪 华使 华簪
众多的贵官:衮衮诸公
行政单位或军队的高级官吏:长官
古代分别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台(台鼎;台铉;三台) 衮(衮服;衮华;衮章;衮职) 三公 鼎槐
三公之任:台任
宰辅三公:鼎(~辅)
三公之一:太傅
三公九卿等高官:三槐九棘 九棘三槐
高位,高官:崇阶 峻秩
帝王手下年轻的最高官员:黑头三公 黑头卿相 黑头丞相
新近做高官的人:新贵
不干实事、平庸无能的高官:伴食宰相 伴食中书
(职位高的官吏:高官)

☚ 小官   大夫 ☛

缙绅jìn shēn

官吏的装束,代指官吏。《春酒堂遗书·芋老人传》:“天下有~~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也作“荐绅”。《史记·五帝本纪》:“~~先生难言之。”

缙绅jìnshēn

即“搢绅”。《荀子·礼论》:“说亵衣,袭三称,缙绅而无钩带矣。”《汉书·郊祀志上》:“其语不经见,缙绅者弗道。”唐颜师古注:“李奇曰:‘缙,插也,插笏于绅。’……字本作搢,插笏于大带与革带之间。或作荐绅者,亦谓荐笏于绅带之间,其义同。”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官批讼牒,必以朱笔点讼者姓名。其人或系缙绅,则用圈焉。”

缙绅

缙绅

旧时作为官宦之代称。《称谓录》卷二十五《缙绅》: “今通称乡宦之家居者为缙绅。”

☚ 贵胄   乡先生 ☛

缙绅縉紳jìn shēn

亦作“搢绅”。指旧时官宦的装束。亦作官宦的代称。《医案摘奇·脚气》:“或有官场相识,或与缙绅浮交,自以为名重一时,无怪贤人君子之不愿与医者为伍矣。”

缙绅

缙绅

亦称“搢绅”、“荐绅”。明清时期地主阶级中有特权的阶层。古代官僚都要插笏于绅(腰带), 故以缙绅作官宦的代称, 泛指士大夫。广义的缙绅指通过科举取得官职的现任官员, 致仕家居的乡官;虽未出仕, 而具有生员、贡生、监生、举人、进士等功名和政治身份的人, 即包括绅衿、乡绅在内。狭义的缙绅专指不在乡里居住的上层官僚。通过国子监学习或乡试合格者才能获得缙绅身份。缙绅地主出现于明初,随着明代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迅速发展, 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有重要影响的地主阶层。缙绅享有礼仪、司法、经济上的特权, 不服差役。他们凭借权势,谋产营私, 掠夺土地。是明末农民起义打击的重要对象。随明朝政权的灭亡, 缙绅威势下降。清代缙绅仍是地主阶级中握实权的部分, 书坊将内外官吏姓名、籍贯、出身等编成《缙绅录》, 逐年刊行, 在官场中流行, 反映了缙绅间的相互联系与支持。

☚ 十家牌法   绅衿 ☛

缙绅jin shen

(in former times)government official

缙绅jìn shēn

 泛指做官的,或退职的官员。缙绅,原意是红色的带子,用来挿"笏"。"笏"是古代群臣朝见时手中所持的窄长板,称手板、或笏板,用来记事或比画;有玉质的,有象牙的,也有用竹做的。因为只有做官的人才有缙绅,故用以指做官的人。《庄子·天下》:"缙绅先生,多能明之。"《后汉书·朱祐传论》:"遂使缙绅道塞,贤能蔽壅。"缙绅,也写作"搢绅",搢,挿。"搢绅",挿笏的带子。

缙绅

明清时期一种身分性地主。史学界存在不同看法: (1)“缙绅”即“绅衿”,绅, 即乡官;衿, 即生员。“缙绅”包括乡官和生员两部分。 (2)“缙绅”与“绅衿”是两个等第,前者指现任文武官员、退职官员以及封赠、捐买的虚衔人员;后者则包括有功名而尚未仕的举、监、生员等。(3)通行的看法认为,缙绅就是通过科举取官具有特殊身分、享有优免赋役特权的地主。其构成比较复杂,地位悬殊亦很大,特点是“富”与“贵”合而为一,对他们来说,政治身分比经济地位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富”是由“贵”促成的。所以不断的浮沉起落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