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 笑容笑面 笑脸(~相迎) 笑颜 脸花(~含幽) 笑靥 倩倩 笑时口部形态,笑容:笑口 咍口 笑容,笑颜:笑貌 女子笑容甜美:柳颦梅花 女子美好的笑容:倩笑 露出笑容:开颜 破颜 献笑 一下子露出笑容:破颜一笑 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笑口常开 满脸笑容:满脸堆笑 满脸洋溢着笑容:笑容满面 喜笑盈腮 心里愉快,满面笑容:喜笑颜开 内心愉悦,满面笑容:眉语目笑 满脸笑容的样子:笑盈盈 笑融融 笑溶溶 笑容灿烂:粲然一笑 女子美好的笑声或笑容:倩笑 态度极严肃,难见笑容:笑比河清 美女极难有笑容:千金一笑 一笑千金 一笑万金 装出来的笑脸:笑眯虎 笑迷虎 笑迷糊 女子故意做作地状若齿痛的笑容:龋齿笑 收起笑容:敛容 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喜眉笑眼 笑容满面、十分高兴的样子:笑颜逐开 笑逐颜开 喜逐颜开 满脸堆笑的样子:笑容可掬 喜容可掬 (含笑的面容:笑容)
另见:笑 笑声 ☚ 笑容 含笑 ☛
态度严肃 态度严肃态度严正:抗颜 态度严厉:夏日(严如~) 双方态度严肃:俨若敌国 隐若敌国 隐如敌国 隐如一敌 隐然敌国 敌国隐然 态度严肃,言辞严厉:正色厉声 言辞正直,态度严厉:危言正色 态度庄重严肃,遵守规矩,不随便乱看:目不斜视 目不邪视 目不流视 目无斜视 目无流视 态度庄重严肃:不苟言笑 笑言不苟 笑言不妄 不妄言笑 不苟笑语 态度严肃庄重:言笑不苟 言辞严正,态度严肃:正言厉色 正言厉颜 直辞正色 态度严肃,神色严峻:凛若冰霜 凛若霜雪 凛若秋霜 凛如霜雪 态度极严肃,难见笑容:笑比河清 ☚ 处世态度 态度不明 ☛ 笑比河清谁都知道宋朝的包拯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办案严明,执法公正。在他黑得如炭的面庞下面,藏有一颗火热的心。当初朝廷任命他做建昌县的县令,他因为父母亲均年老体弱,就没有去赴任。后来朝廷又改派他到和州做收盐税的官,包拯的父母亲不想同行,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归乡里侍奉父母。几年之后,包拯的父母相继去世了,包拯整天在父母的坟墓前守丧,仍然沉浸在悲痛之中不忍离去。同乡的父老乡亲都来安慰他、鼓励他振作起来。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包拯才去做天长县的县令。 相传包拯以后曾做过端州的地方长官,对贪官污吏严加惩治,对普通百姓和睦相待。端州那个地方盛产好的台砚,可包拯从不用台砚去进贡、巴结上司。在他离开端州的时候,有人曾送给他一只台砚作为纪念,他硬是不要。在历史上,他的亲侄子犯罪,也被他处以死刑的故事流传很广。至于他不畏权贵,将忘恩负义的皇帝女婿陈世美用龙头铡铡死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包拯在京城当官,生性刚正、耿直、果断,从不徇私舞弊,那些达官贵人、皇亲国戚都拿他没办法,在他手上犯了罪就会束手无策,甚至听到他的名字就会悚然起敬、心惊肉跳。人们把包拯的笑比作黄河清,说难得看到包拯的脸上有笑容,就像难得看到黄河里的水变得清澈了一样。妇女儿童也知道包拯的鼎鼎大名,都叫他为“包待制”。京城流行这样的谚语:“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原来有这样的规定:凡是要打官司上告的人不得直接到大堂之上喊冤。包拯不理会这些陈规陋习,审案时总是大开正门,让打官司的人能直接到大堂之上叙述是是非非。这样做,使得那些把门的小官员不敢再欺负、勒索前来打官司的人。那时一些在朝廷中做大官有权有势的人,为了建造自己家里的花园、房子,侵占了惠民河,使得河道变窄河流常常堵塞。趁着京城发大水的时候,包拯顺从民意,命令人拆除、毁去了那些违章建筑,为老百姓做了实事。 后来,成语“笑比河清”用来比喻难见笑容。 笑比河清xiàobǐhéqīng《宋史·包拯传》:“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敛手:收手不敢妄为。惮:害怕。黄河水常年混浊不清,包拯的笑容像黄河清一样难见。后以“笑比河清”形容态度严肃,板着面孔,很难见到其笑容。也以指包拯,或以衬托人为官刚正不阿,执法严厉。 笑比河清xiào bǐ hé qīnɡ“笑比黄河清”之省。指笑容很少,就像黄河水清一样难以见到。比喻为人严肃,难见笑容。《梦溪笔谈·谬误》:“孝肃(包拯谥号)天性峭严,未尝有笑容,人谓包希仁笑比黄河清。” 笑比河清xiàobǐhéqīng〔主谓〕 开口笑比黄河清还难。比喻人难见笑客。《宋史·包拯传》:“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儿女英雄传》35回:“(娄养正)老着那副~的面孔,三句话不合,便反插了两双眼睛叫将起来。” △ 常用于指态度严肃。 笑比河清xiào bǐ hé qīng河:指黄河。清:水清澈,澄清。即笑比使黄河水清还难。比喻笑容极其难得。《宋史·包拯传》:“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之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