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竹”、“䉸”。古代用以記事的竹片。始於上古,盛於西周、秦漢。漢代蔡倫大量造紙後,竹簡逐漸被紙張取代。《後漢書·宧者傳·蔡倫》:“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又《和熹鄧皇后紀》“竹帛”唐·李賢注:“竹,謂簡册。”漢·孔安國《<;尚書>;序》:“更以竹簡寫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晉·荀勖《<;穆天子傳>;序》:“汲郡民不準盗發古冢所得書也,皆竹簡、素絲編,以臣勖前所考定古尺度其簡,長二尺四寸,以墨書,一簡四十字。”唐·李中《送杜少府》詩:“藍袍竹簡佐琴堂,縣僻人稀覺日長。”《集韻·𤣐韻》:“䉸,古書竹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