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竹山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同治)竹山县志湖北地方志。清周士桢纂修。二十九卷。士桢字廉臣,陕西三原人。监生。是书所纪旧事皆取乾隆、嘉庆两志,参互考订。又补入嘉庆以后事,于同治四年(1865)成书。记事止咸丰九年(1859)。约十九万字。正文分舆图(含县境、县城、塘汛、寨堡等二十二图)、星野、沿革、山川、物产、风俗、城池、秩官、赋役、乡社保甲、兵防、乡贤、关堡、古迹等二十九门。为该地现存体例较完善、内容丰富的志书。山川载六十余山、岭、岩、洞,官渡、竹溪、河沟、水四十余。物产分谷、蔬、瓜蓏、果等十六属,其中果三十八种,竹十二种,木五十种,药六十三种,禽五十六种。货品载漆、蜜等二十三种,石属记山水、虎皮、龙文等奇石七种,为该地颇有价值的经济资源资料。有同治四年(1865)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乾隆)竹山县志湖北地方志。清常丹葵修,邓光仁纂。二十七卷。丹葵字梅村,直隶交河(今属河北)人。官竹山知县。光仁字静堂,兴国州(今湖北阳新)人。拔贡。镶蓝旗教习,官竹山教谕。是志以清初修史华阳抄本的底本,乾隆间先经常氏等修,后又经皇甫、彭悦桂继修,皆未卒业。再经邓氏旁搜博采,于乾隆五十年(1785)成书。约八万八千字。记事止雍正十三年(1735)。有舆图十四幅。正文分星野、建革、形势、城池,关堡、铺舍、津梁、古迹、风俗、物产、赋役、兵政、公署等二十七门。全面记载该县自然、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故事。较旧本增补甚多,明事尤详。形势载山、岗、岭、石、岩洞四十余;水记上庸、孔阳等十五水系。城池附乡社、坊市。有乾隆五十年(1785)刊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竹山县志❶三十卷,清贾待聘纂修。贾待聘,山西夏县人,进士,官竹山知县。县有志,皆亡轶无存。康熙十八年(1679)贾待聘任竹山知县,亟为创修,历三年,成书。《竹山县志》康熙二十一年(1682)抄本。明代兵燹,庐舍为墟,古籍荡然。至清初,各县奉檄修志,大都以天启旧册据为底本,略加增易。此志虽仅数十页,但区分门类,大体完备。不得以简略议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