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童第周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童第周1902—1979浙江鄞县人 童第周1902—1979生物学家。浙江鄞县人。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曾在比利时留学获博士学位。解放前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主任,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并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将近五十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一直从事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先后发表科学论文、专著七十余篇。 童第周
童第周
童第周1902——1979字蔚孫,浙江鄞縣人,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 生。幼年隨父讀書。1920年入中學,畢業後考入上海復旦大學生物系。1930年夏畢業; 秋,留學比利時,後轉法國,專攻胚胎實驗。1934年獲博士學位,即離歐返國,任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赴四川,歷任重慶中央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教授。1945年抗戰勝利,重返山東大學任教。1948年3月,當選爲中央研究院院士; 8月被舉爲北平研究院學術會議會員。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副所長,海洋研究所所長,動物研究所所長。1953年9月,任山東大學副校長。1954年6月,任中國民主同盟山東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8月任第一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山東省代表。1955年3月,任山東省人民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科學院地學生物學學部委員; 6月任地學生物學學部常務委員會委員。1956年2月,任民盟第二届中央委員會委員; 3月任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委員; 6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部副主任。1957年11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學部主任。1958年9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一届全國委員會委員; 10月任第二届人大山東省代表; 12月任民盟第三届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1964年9月,任第三届人大山東省代表。1965年1月,任第三届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1974年10月,任第四届人大代表。1975年1月,任第四届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1978年3月,任第五届政協副主席。第五届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 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3月31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7歲。著有《魚類早期發育的研究》、《魚類卵子發育能力的進一步研究》、《文昌魚卵子的預定器官形成物質分布區域的研究》等。 童第周1902~1979中国现代著名的实验胚胎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1902出生于浙江省鄞县。1979逝世。 童第周早年留学比利时,获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曾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1949年以后,历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和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他在近50年的科学生涯中,一直从事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早期在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卵子发育能力的研究方面,有独特的发现。从50年代起,又系统地研究了文昌鱼的卵子发育规律,为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重要文献,为确定文昌鱼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60年代后,他主要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在鱼类和两栖类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关系,取得了创造性的成绩。此外,他在组织领导研究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经济鱼育种的新途径等方面,也作出了成绩,例如,他曾亲自参加研究对船帆的防治,1956年获海洋所集体一等奖。他领导的研究工作居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行列。先后发表的专著有《生物科学与哲学》等三种,论文有《鱼类的细胞核移植》等60余篇。 童第周 092 童第周1902—1979实验胚胎学家。浙江鄞县人。1930年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同年赴比利时,后转法国攻读胚胎学。1934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山东、同济、复旦等大学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解放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和动物研究所所长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并当选为生物学部委员、主任。是我国实验胚胎学创始人之一。早期在脊索动物、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卵子发育能力的研究方面,有独创性发现。50年代系统研究了文昌鱼的卵子发育规律,为进一步确定其在动物学上的位置提供了重要证据并丰富了实验胚胎学理论。60年代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在鱼类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作用方面提出了独特创见。在研究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经济鱼类育种的新途径等亦有颇多贡献。70年代,与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发现了具金鱼与鲫鱼性状的子代,在生物性状遗传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关系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中外生物学家将这种特异性状的鱼,命名为童鱼。先后发表论文与专著70余篇。 ☚ 沈嘉瑞 林熔 ☛ 童第周 童第周1902—1979Tongdizhou中国著名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家、教育家。字蔚孙,浙江鄞县人。童年因为家贫,一面帮助家里做活,一面跟父亲念书。17岁才进中学。1930年于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先留学比利时,后去法国。1934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学部委员、主任,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是中国实验胚胎学主要开创人,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生物学家。30年代关于海鞘卵发育能力的研究;40年代对金鱼卵子的发育能力的研究;50年代有关文昌鱼卵子发育规律的系统研究;60年代后采用细胞核移植术首创了在鱼类里进行核移植的工作,并作了关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关系的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富有创造性的。在近50年的科学生涯中,发表科学论文、专著70余种。主要有《卵子的发育能力的研究》、《鱼类早期发长的研究》、《文昌鱼卵子分裂球的发育能力的研究》等。 ☚ 柴可夫斯基 解放区 ☛ 童第周 童第周1902—1979Tongdizhou字蔚孙。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家。我国实验胚胎学的开创人。浙江鄞县人。早年参加过北伐军。193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学系, 后到比利时和法国留学, 1934年获博士学位回国。曾先后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主任,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被选为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届至五届委员,民盟中央常委。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从事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他所领导的研究工作居国际上的先进行列。发表论文、专著70余种。他对海鞘卵发育的能力、金鱼卵子发育能力以及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取得重大成就,丰富了实验胚胎学理论。60年代,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在鱼类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作用, 提出了独特创见。在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开拓培养经济鱼类新品种的新途径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把研究成果用于实际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不断探求, 对生物学的贡献, 受到国内外的承认和赞扬。1979年3月30日在北京病逝。 ☚ 孙敬修 巴金 ☛ 童第周1902—1979实验胚胎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浙江鄞县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生物学部主任。早期在脊索动物、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卵子发育能力的研究方面,有独创性发现。5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文昌鱼的卵子发育规律,为确定文昌鱼在动物学上的位置提供了重要证据。60年代后,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在鱼类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独特见解。他在研究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经济鱼类育种的新途径等方面,也有所贡献。先后发表论文和专著70余篇。 童第周 童第周童第周 (1902—1979),中国生物学家。浙江鄞县人。17岁入中学读书。28岁留学比利时。独立完成难度很大的剥除青蛙卵膜手术,赢得同行称赞,1934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山东大学、前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实验研究工作,与同事们共同完成多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论文。1948年去美国讲学。1949年回国,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学部委员、主任、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当选为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任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童第周是中国实验胚胎学主要创始人之一。对海鞘卵发育的能力、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取得重大成就。晚年,与其合作者研究生物性状遗传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关系,取得重大成果。从鲫鱼卵子细胞质内提取核糖核酸,注射到金鱼受精卵中,出现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尾鳍由双尾变成单尾。实验说明核糖核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为阐明遗传中核质关系提供了论据。童第周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把研究成果用于实际工作中,包括应用鱼类细胞核移植手术培育新品种,曾亲自建立食用鱼类细胞核移植基地; 把融合细胞技术应用于抗癌研究等。 ☚ 李方训 沈嘉瑞 ☛ 童第周 童第周童第周 (1902—1979),中国生物学家。浙江鄞县人。17岁人中学读书。28岁留学比利时。独立完成难度很大的剥除青蛙卵膜手术,赢得同行称赞,1934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山东大学、前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实验研究工作,与同事们共同完成多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论文。1948年去美国讲学。1949年回国,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学部委员、主任、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当选为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任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 李方训 沈嘉瑞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