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章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章句zhāng jù

章节与句子,泛指诗文或著述。张籍《赠殷山人》:耕耘此辛苦,章句已流传。戴叔伦《彭婆馆逢韦判官使远》:赖闻黄太守,章句此中传。

章句

章句

原指古书的章节和句读或对古书章句的分析解释。这里指仿照别人的章法和句式写作。

☚ 秋霖脉脉   眼热 ☛
章句

章句

著作术语。古书注释方式之一种。着重分析章句以解说文义或辞章。如《书》有《欧阳章句》、《夏侯章句》;《春秋》有《公羊章句》、《谷梁章句》;《楚辞》有王逸《楚辞章句》等。后发展为句读训诂学专门用语。

☚ 纪事   笺注 ☛
章句

章句

汉代经学家以分章析句来解说经书意义的一种著作体。如《汉书·艺文志》载,《尚书》有《欧阳章句》、《大小夏侯章句》,《春秋》有《公羊章句》、《谷梁章句》。东汉末年,王逸甚重《离骚》等楚辞,将其奉为经典,因而有解说楚辞的《楚辞章句》。详见“楚辞章句”。

☚ 晚唐五代律赋   竟陵八友 ☛

章句

古时以分章析句来解说前代典籍的一种著作体。始于汉代。《汉书·夏侯胜传》:“胜从父子建,字长脚,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又从《五经》《诸儒问》与《尚书》相出入者,牵引以次章句,具文饰说。胜非之曰:‘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汉王逸有《楚辞章句》;《汉书·艺文志》所载《尚书》有欧阳章句,大小夏候章句,《春秋》有公羊章句,谷梁章句等。

章句

注疏名称之一。 《后汉书·桓谭传》: “ (桓谭)不为章句”。唐代李贤等注: “章句, 谓离章辨句,委曲枝派也。”与传、注相比, 章句一般较烦琐。 除了采集各家学说来疏释词义之外, 还分析章句大意。 这是供讲说和作读本用的。 东汉学者著作流传至今的有赵歧 《孟子章句》、 王逸 《楚辞章句》 等。

章句zhāng jù

泛指文章诗篇: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遂成《代别离》一首。(四五·1044) 此中潇湘馆、蘅芜苑二处我所极爱,次之怡红院、澣葛山庄,此四大处必得别有~题咏方妙。(十七—十八·391)

章句

章句

用分章析句解释古书的注释方式,有时对一部书的注解全部采用这种方式,因此又成为一种著作体裁。如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
“章句”作为训诂方式,与其他方式有所不同:
❶“章句”不脱离经书原文。
❷传注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章句除释词外,还要串讲文意,指明全章大意。如《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赵岐章句:“沼,池也。王好广苑囿,大池沼,与孟子游观,顾视禽兽之众多,心以为娱乐,夸咤孟子曰:‘贤者亦乐此乎?’”在每章之后,赵岐还加了章旨,说明全章大意。
❸传注等方式一般比较简明,章句一般比较繁复。由于章句有发挥阐说的条件,因此逐渐走向烦琐主义。有的经学家用十多万字解释《尚书·尧典》的篇名,用三万多字解释“曰若稽古”四个字。后来这类烦琐的章句之学终于消亡。

☚ 注疏   音义 ☛

章句

解说经义的一种体例。赵岐著有《孟子章句》。泛指书籍注释。《颜氏家训·勉学》:“空守~,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

章句

训诂术语。(一)指文章的章节和句子。汉代王充《论衡·正说》:“文字有意以立句,句有数以连章,章有体以成篇,篇则章句之大者也。”又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章句》: “夫人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二)注释名称之一。通过离章辨句来解释古书的意义。即所谓“章句之学”。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补笔》: “古人谓章句之学,谓分章摘句,则今之疏义是也。”清·沈钦韩《汉书疏证》:“章句者,经师指括其文,敷畅其义,以相教授。”其内容约有两端:一是解释词句,二是串讲句意、阐发章旨。著名的有汉代赵岐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章句与一般的传注不同,刘师培《国学发微》云: “故传二体,乃疏通经文之字句者也;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也。”传注一般较为简明,而章句往往失之繁琐。特别是西汉今文学家的章句,借注释宣扬阴阳五行学说,解释几个字,动辄数万言。故古有“羞学章句”之说(见《文心雕龙·论说篇》)。

章句

即辨章析句。一种既解释字词,又串讲文章大意的注释体例。如王逸《楚辞章句》。章句常常流于烦琐,不如传注简明。

章句zhāng jù

❶分析古书的章节、句读。《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吴人驹序》:“儒者沉潜章句,博而罔约,能入乎其中,不能出乎其外。”
❷章节与句子。《伤寒论宗印 · 自序》:“然文理遽微,章句奥曲,人乐简易,喜习类书。”

章句zhang ju

❶chapters,sections,and sentences and phrases in ancient writings
❷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ancient writings

章句

❶古书注解的类型之一。“章”泛指书的段落篇章,“句”泛指书中的字词语句。“章句”合用,在训诂上指注解古书时,既解释字句语句,又讲述段落篇章的旨义,以后者为重点。其方法是先注解字词语句,然后在每章之末设一“章旨”之目,以概括每章的要义。这种类型始用于西汉欧阳生所作的(《欧阳章句》。其后宣帝时的施雠、孟喜、梁丘贺又各作《周易章句》二卷,自此形成“章句之学”并大盛起来。不过其方法并非只在以“章句”为名的注解中使用,其他名称的一些注解书如《毛诗故训传》等也在使用。它们虽不以“章句”为名,注解中除字词语句的训释以外,同样有段篇章节大意的说解。所不同的是,章句家大多喜作无穷无尽的发挥,最终成为一种恶劣文风。最典型的是东汉时期的今文经家,往往借注解古书来宣扬阴阳五行学说和谶纬思想,常常竟能“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汉书·艺文志》)。更有一个能讲《尧典》的秦近君,仅篇目两字就注解了十余万字(《汉书·艺文志》唐颜师古注引桓谭《新论》)。其结果是使得当时的人们从孩童时开始专攻一部儒经,直到年老以后才能做所谓的讲解,最终蒙蔽了自己还无所认识,安之若素。这就反使章句的优势变成了劣势,后来有人说“羞学章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篇》),就是对于这种文风的一种强烈逆反。也因为这样,两汉经学家所作章句著作后来基本上都亡佚了,只保留下来一些注解和讲义简括明畅的著作,如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等,仅有几种。汉亡以后,章句这种注解方式遂被淘汰。
❷文章学术语。指文章著作的章节和句子。见东汉王充《论衡·正说》。
❸修辞学术语。亦指文章著作的章节和句子。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