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直官名。五代时后唐置,分左、右,为皇帝侍从之官。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又将殿前承旨改为此称。 殿直后宫内职名。唐朝已置。以黑巾裹头,作男子拜。与御侍同为内官之贵者,得亲近供奉皇帝。唐时有“裹头内人”之号(《铁围山丛谈》卷1)。
别称小殿直。《铁围山丛谈》卷1:“内官之贵者,则有曰‘御侍’,曰‘小殿直’。”《宋会要·后妃》4之13:“殿直王氏、文氏、邢氏、吴氏、李氏、王氏,并与转听宣。”
殿直左、右班殿直通称。《归田录》卷1:“枢密曹侍中利用,澶渊之役,以殿直使于契丹。”《宋史·曹利用传》:“补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选为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长编》卷22丁酉:“国初,以供奉官、殿直、承旨为三班,隶宣徽院。”《石林燕语》卷8:“初,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