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立法技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立法技术❶广义上指同立法活动有关的规则和方法的总称,包括立法机构组织形式的规则;立法程序的规则和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文字表达的规则等。 立法技术制定和变动规范性法律文件活动中的操作技巧和方法。立法技术的适用者是立法活动的所有参加者,不仅是享有立法权的立法者。立法技术的适用范围是整个立法过程中各种具体的立法活动。立法技术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纵向立法技术主要包括:(1)如何进行立法预测、规划和决策;(2)如何起草立法案(立法议案和法律草案);(3)如何将法律草案变为法律;(4)如何公布法律;(5)如何进行立法解释和监督;(6)如何修改、补充、废止法律;(7)如何整理、汇编、编纂法律;(8)如何进行立法信息反馈。横向立法技术主要包括:(1)如何构造法律体系;(2)如何表现法律的外部形式;(3)如何完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部结构;(4)如何协调各种立法。其中规范性法律文件内部结构的组织亦即法律构造技术是制定好一个法律尤须注意的具体技术,主要包括:法律名称、法律规范、非规范性法律内容的构造技术,法律中的目录、序言、前言、标题、章、节、条、款、项、目、段落、附则、附录、表格的使用或安排的技术,法律中语言文字使用技术,法律中的陈述方式和用语、用词、标点的技术,法律中的定义、但书、数、量、时、空、代号、括号、缩写、注释的表述或运用的技术。立法技术作为具体立法活动中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与一般的立法方法论不同,后者是就整个立法或是从立法的总体上强调方法问题;也与立法中的一切应遵循的规则不同,后者除包括立法技术外,还包括体制等方面的制度。但国外也有少数学者往往把立法技术与这二者等同起来。立法技术在各国发展状况不平衡,在注重立法技术的国家,有关于立法技术的专门立法,使立法技术制度化、规则化、规范化。立法技术发达程度和使用程度,直接关系一国立法质量和科学化程度。 立法技术关于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规程、手段和方法的总称。有广、狭两义。广义包括:(1) 关于立法机关的组织形式的规则,包括立法机关的产生、组成、职权、任期、会议形式等。(2)关于立法程序的规则。包括提出和讨论法律草案,通过和公布法律的形式等。(3)关于法律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形式、法律的修改和废止的方法、法律的系统化以及法律条文的修辞、逻辑结构和文字表达的规则等。狭义仅指上述(3)的内容,各国对于立法技术,特别是立法权和立法程序,通常都有明文规定,有的国家还专门制定关于立法技术规程方面的法律。如罗马尼亚于1976年颁布了《规范性文件草案的制定和系统化的立法技术的总方法》。运用合理的立法技术,能够制定出较好地反映统治阶级意图的法律,便于法律的适用。 立法技术有广、狭两义。广义为立法活动的一切规则的总称。大体包括:1.规定立法机关的组织形式;2.规定立法的程序;3.规定法律规范的修辞和逻辑结构。狭义仅指2、3两部分规则。遵循合理的立法技术,能使法律的表达形式臻于完善,明确地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便于对法律作出统一的解释和适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