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窝阔台汗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窝阔台汗国OgodalKhan国名。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方。建都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公元13世纪窝阔台孙海都与忽必烈争夺帝位失败后,于1310年并入察合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 由窝阔台后王海都所建的宗藩国。成吉思汗分封诸子,第三子窝阔台得到叶密立(今新疆额敏)与霍博(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地区。窝阔台在位时,叶密立地区成为其长子贵由的封地,次子阔端则封于河西一带。贵由死,蒙哥即位,大汗位由窝阔台系转入拖雷系后王手中,窝阔台系后王中,除阔端与蒙哥友好,得到蒙哥的信任,仍以河西之地为其封地外,其他诸宗王则多予迁谪,窝阔台的封国被分划成几处小的封地。蒙哥死后,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汗位,宗王海都依附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为敌。阿里不哥失败后,海都拒绝归附忽必烈。至元五年(1268),开始举兵东犯元境。他纠集窝阔台、察合台、术赤三系诸宗王,在答剌速河(今塔拉斯河)畔召开忽里台。海都统治下的汗国所控制地域,西至可失哈耳与答剌河谷,南及天山南坡诸城,东抵哈剌火州(今新疆吐鲁番),北有也儿的石河上游之地,而以伊犁河与答剌速河流域为中心,成为中亚的一大势力。从而对元朝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元朝与西方诸汗国的联系,中西交通的往来等方面都带来巨大影响。大德五年(1301),海都犯元境,在与元军战中受伤身亡,子察八儿继立。窝阔台后裔为争夺汗位发生矛盾和分裂,汗国力量削弱。七年,笃哇与察八儿等遣使入元,请求罢兵友好,元朝许和。次年,笃哇起而与察八儿争战,大掠其国西部诸城。元朝海山的军队也同时逾阿尔泰山,大破察八儿军。察八儿穷无所依,投往笃哇。窝阔台汗国所属的诸王藩部一部分归附元朝,大部分降于笃哇。至大二年(1309),察八儿因参与察合台汗国的一次内争,失败,逃归元朝,元封他为汝宁王。他的领地大半为新即位的察合台汗也先不花所有,窝阔台汗国亡。 窝阔台汗国中亚古国名。是以蒙古成吉思汗给其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建立的封建汗国,国都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旧城),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其辖境有中亚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和额尔齐斯河上游地区。汗国在窝阔台与忽必烈争元朝帝位失败后,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并入察合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所得封地。其疆域东起额尔齐斯河上游,西至巴尔喀什湖东,定都于叶密立城(今额敏县)。元至大三年(1310),被并入察合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蒙古四大汗国之一。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西征蒙古军东还后受封,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窝阔台(太宗)即汗位后, 将封地赐给其子贵由。1251年蒙哥汗(宪宗)即位后,以窝阔台系诸后王屡与作难,将封地分割,分授诸王,以去其势,窝阔台子合丹领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 灭里领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之地,其孙脱脱领叶密立,海都领海押立(今伊犁西)。1260年忽必烈称帝后,海都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先后联合阿里不哥、乃颜、笃哇等争夺帝位。大德五年(1301)兵败走死,汗国势衰。至大三年(1310)海都子察八儿为察合台系后王怯伯所败,封地并入察合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蒙古汗国之一。本为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封地。窝阔台继为蒙古大汗后,长子贵由继承。蒙哥即位后,为削弱窝阔台系势力,将其后代迁谪边地。其孙海都迁至海押立。该汗国即由海都建立。海都在位时,其地域西至可失哈耳与塔拉斯河谷,南及天山南部诸城,东抵吐鲁番,北有*也儿的石河上游。伊犁河与塔拉斯河流域是其统治中心。都城叶密立(今新疆额敏)。世祖至元三年(1266),海都联合西北诸王反元。大德五年(1301),海都攻元失败,卒于退军途中。子察八儿继汗位后,被察合台汗国与元军分兵攻破。至元三年(1309),察八儿东归元朝,领地大半为察合台汗国所有,其国遂亡。 ☚ 钦察汗国 察合台汗国 ☛ 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窝阔台之孙海都所建的蒙古汗国。1229年,蒙古诸王拥立窝阔台时,曾立誓永远奉他的后裔为大汗。但贵由死后,大汗位便落入拖雷系蒙哥手中。蒙哥对窝阔台系诸宗王加以打击迁谪。蒙哥死,窝阔台之孙海都等宗王支持阿里不哥。1264年阿里不哥失败后,海都仍继续反对忽必烈。1269年海都纠集窝阔台、察合台、术赤三系诸宗王在答剌速河(塔拉斯河)开会,议定共同反对忽必烈,并划分彼此势力范围。当时窝阔台汗国疆域东起哈剌火州,西至可失哈耳和答剌速河,南及天山南诸城,北达也儿的石河上游。1301年,海都受伤后死去,子察八儿即汗位。1303年察八儿与察合台汗笃哇向元朝请和。1304年,笃哇与元军夹击察八儿。1309年察八儿逃往元朝,其领地遂为察哈台汗也先不花(1310—1320年)占据,窝阔台汗国灭亡。 ☚ 窝阔台 忽都合别乞 ☛ 窝阔台汗国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为※窝阔台后王※海都(窝阔台第五子合失之子)所建。原为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封地。元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划分诸子封地,窝阔台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1229年,窝阔台继承大汗位后,将封地赐与其子贵由。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以窝阔台系诸后王屡与作难,封地被分裂为数个领地,以去其势。窝阔台第六子合丹被谪迁于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第七子灭里迁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窝阔台孙脱脱迁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海都迁海押立(今伊犁西)。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海都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先后联合忽必烈弟阿里不哥、东道诸王乃颜、察合台汗国后王笃哇等争夺帝位,多次进扰元朝西北边境。其控制地域,东抵哈剌火州(今新疆吐鲁番),西至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与答剌速河(今塔拉斯河)谷,南及天山南坡诸城,北有也儿的石河上游之地,以伊犁河与答剌河流域为中心,成为中亚一大势力,都城叶迷立。境内居民主要从事游牧。大德五年(1301),海都兵败走死后,其后裔为争夺汗位发生内讧,汗国力量削弱。海都子察八儿继立为汗后,于大德七年(1303),被迫向元朝请和。八年,先后败于笃哇与元军,向笃哇被迫称降。武宗至大三年(1310),察八儿为察合台系后王所败,汗国领地一部分归于元朝,其余大部为察合台汗国所并,窝阔台汗国亡。共传2世。 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原封地,在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窝阔台及其子贵由继大汗位后,由其家族继承领地。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时,窝阔台孙海都举兵叛乱,支持阿里不哥,乘机使窝阔台汗国继续发展。海都死,其子察八儿继立。1305年(元大德九年),察哈台家族之笃娃与元政府和好,1310年该汗国领土并入察哈台汗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