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头河早年称苍头河,原为古鲍丘水下流分流之另一故道,发源于北京顺义县北10公里的牛栏山,经通县窝头村,故名窝头河。该河经香河流入宝坻境内王补庄与鲍丘河相汇,其下游称箭杆河。窝头河上游无源,伏秋汛发,众水相汇,下游蜿蜒曲折淤积。清雍正四年(1726),怡亲王奏请疏通窝头河,自白家湾起裁弯取直至王补庄。1950年,开挖潮白新河后,窝头河上游的水注入潮白新河。1952年,宝坻开挖北干渠,于郭杨各庄裁断窝头河,香河以上河段逐渐淤废。1971年,开挖引泃入潮后,窝头河在宝坻境内源头为褚庄闸。河长27公里,堤距40~70米,河底宽5~14米,设计流量20立方米/秒。沿河建有铁路桥1座,公路桥1座,农用桥11座,灌溉闸7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