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突然袭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突袭

突袭

掩袭 讨掩 闪击 诈击
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的军营:偷营
进行突然袭击:攻其不备 攻其无备
突然袭击,不宣而战:疑战
趁人无防备时进行突然袭击:掩其不备 掩其无备 掩人不备 掩人无备
 用兵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讨袭
正面迷惑敌人,偷偷从侧翼实然袭击:暗渡陈仓 暗度陈仓 陈仓暗度 陈仓暗渡 明修暗度
(突然袭击:突袭)

☚ 偷袭   攻破 ☛

攻击的方式

攻击的方式

以言语攻击:掉讦
互相攻击:操戈(~相难;同室~)
争斗攻击:斗攻
内部攻击:窝里炮
暗中攻击人:暗锤打人
有很多人暗中诽谤攻击:谤书一箧 谤书满箧
受到攻击后反过来攻击对方:回击 还击反击
 针对对方的论点还击:针锋相对
 以同样的手段还击对方: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 以血还血
暗中观察,寻机攻击:乘间抵隙 乘间投隙 乘间击瑕 乘机抵巇 乘间抵巇 乘虚蹈隙 乘瑕蹈隙 乘隙蹈隙 乘隙蹈虚 蹈瑕抵罅 蹈瑕候间 蹈间伺隙 攻瑕蹈隙 伺隙乘间 伺瑕抵隙 伺瑕导隙 投巇抵罅 投隙抵罅 投隙抵巇 投间抵隙 投间抵巇 窒隙蹈瑕
指责毛病,进行攻击:指瑕蹈隙
利用机会钻空子,攻击对方的弱点:乘隙捣虚
以引蛇出洞的方法来攻击或捉拿对方:就虚打实
出其不意地攻击:突然袭击
冲犯攻击:冲击(~市场)
排斥攻击:排击 排抵
排挤攻击:倾轧 抵掎
诽谤攻击:訾讦
 诋毁攻击:诋讦

☚ 攻击2   攻击的程度 ☛

打击

打击

斗争
打击和惩治:膺惩
打击别人的热情:浇冷水 泼冷水 泼凉水
 用冷言冷语打击人的热情:吹冷风
 散布流言,泼冷水:放冷风
打击突出者:掐尖
避开强大的,打击弱小的:避强打弱
打击要害和薄弱环节:批砊捣虚 捣虚批砊 批亢捣虚 捣虚批亢
打击豪强:拔薤
打击恶势力:降妖伏怪 降妖除魔
除掉强暴者,打击残暴势力:锄强抑暴
捉拿坏人,打击恶霸:擒奸讨暴
遭受电流打击:电(~人;~死)
如雷霆打击:雷击 霆击
震动打击:震击
暗中打击:穿小鞋 给小鞋穿
乘人受难时一齐打击:墙倒众人推
因被打或受到攻击而反过来打击对方:还手
排挤打击:批抵
侵害打击:侵克
紧追不放,猛烈打击:穷追猛打 穷追苦克
突然打击:突然袭击
 给人以突然打击:当头一棒 一棒当头
迎面当头打击:迎头一击
对敌人要狠狠打击不能手软:敌不可纵
(攻击,使受挫折:打击)

☚ 攻击的程度   攻讦 ☛

突然袭击

乘敌不意或不备时所突然进行的攻击。目的是使敌人失去有组织的抵抗能力,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上的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先后突然袭击了波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前苏联等国;意大利军突然袭击了希腊; 日本军突然袭击了美国珍珠港。1967年6月,以色列军突然袭击了阿联、叙利亚、约旦。1968年8月,前苏联军队以突然袭击的方法,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军以突然袭击的方法,发起第四次中东战争。1986年,美军突然袭击了利比亚。突然袭击的特点主要是:采取各种伪装、欺骗、干扰措施,隐蔽战争准备和行动企图;在对方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和方向上发动进攻;出其不意地使用新式武器,采用对方料想不到的作战方法;以航空兵、炮兵、坦克先敌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力求初战决胜。为防备敌人突然袭击,必须提高警惕,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做好充分准备,尤其要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

突然袭击tū rán xí jī

sudden onslaught; surprise assault (/attack)
❍ 他们违背周总理代表党中央对这个大会所作的指示,搞~,……(《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永远怀念您》Ⅰ—98) violating the instruction which Premier Zhou had given on behalf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concerning the meeting,they launched a surprise attack…

突然袭击

surprise attack


突然袭击

surprise attack;hit

突然袭击tū rán xí jī

趁对方毫无防备发动突然进攻。surprise attack, sudden on slaughter

突然袭击tū rán xí jī

【解义】袭击:乘对方没有防备迅速进攻。形容出其不意,向对方发动攻击。
【用法】用于军事,也可用于其他活动。
【例句】我军~敌人的侧翼,吃掉敌人的两个团,并击伤敌副师长。

突然袭击tū rán xí jī

乘对方毫无防备时发动出其不意的进攻或出难题。
〔例〕没想到他给我来了个~,弄得我无法招架。使得我方防不胜防。
【提示】多作谓语。

突然袭击tūrán-xíjī

本为军事用语,指乘对方不备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现常比喻办某事时,不让对方知道就突然采取行动。

突然袭击tū rán xí jī

❶ 原为军事术语,指对方没有防备的出其不意的快速进攻。
❷ 后泛指给对方出其不意的打击或难堪。

突然袭击tū rán xí jī

【解义】 袭击:乘对方没有防备迅速进攻。形容出其不意,向对方发动攻击。
【用法】 用于军事,也可用于其他活动。
【例句】 我军~敌人的侧翼,吃掉敌人的两个团,并击伤敌副师长。

突然袭击tu ran xi ji

袭击:乘对方没有防备迅速进攻。形容出其不意,向对方发动攻击。多含贬义。

B311【突然袭击】tū rán xí jī

指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袭击:乘对方没有防备而突然进攻。

突然袭击tūrán-xíjī

〔偏正〕 军事用语,乘敌人不备进行快速攻击。语本《孙子·计》:“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5章:“红军集中全力~其另一翼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必要的。”也泛指给对方意料不到的打击。
△ 多用于斗争和生活方面。
【近义】出其不意
〖反义〗大张旗鼓

突然袭击tū rán xí jī

袭击:乘对方不备而突然攻击。形容出其不意地攻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