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突尼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突尼斯

❶(Tunisia)国名。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居尼国。在今非洲北部,东、北濒地中海。公元前12世纪,腓尼基在北非建立一系列贸易点和停泊港。公元前6世纪,今突尼斯大部并入迦太基王国。布匿战争后开始受罗马人统治。公元703年被穆斯林征服。1574年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奥斯曼帝国衰落后,受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争夺。1881年沦为法国的保护领地。1956年获得完全独立。首都突尼斯。
❷(Tunis)都城名。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居泥、居呢司、堆义司。在今突尼斯共和国北部,临地中海。最早由利比亚人建立。公元前1000年左右,该地为柏柏尔人居住地。公元前9世纪,为一城镇。公元前800年后纳入迦太基范围。第三次布匿战争中被罗马人占领。公元7世纪后由阿拉伯人统治。13世纪为哈夫都王朝都城。1574~1880年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1881~1956年为法国保护地。1956年后成为突尼斯首都。市内存有古城门、清真寺等古迹,郊区有古城迦太基遗址。

突尼斯

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国家。全称突尼斯共和国。1956年3月20日独立,1957年7月25日成立共和国。国土面积164150km2,人口920万(1997)。首都突尼斯。1964年1月10日与中国建交。境内北部山地为阿特拉斯山脉的最东段。全国最高峰舍阿奈比山,海拔1544m。全国最大河流迈杰尔达河,全长365km,最大的盐湖是西南部的杰里德盐沼,面积5000km2。海岸线长1200km。北部属地中海式气候,1月平均气温19.3℃,8月26℃,年降水量400mm以上;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200~400mm;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经济以农业为主,但粮食不能自给。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210.16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309美元。1997年汇率:1美元=1.0512第纳尔(突货币)。工矿业主要有以磷酸盐为原料的化工业和石油开采业。1997年工业产值为43.79亿第纳尔,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5%。全国可耕地面积900万hm2,已耕地500万hm2。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14%~19%,全国35%的劳动力从事农业。橄榄油主要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橄榄油总产量的4%~9%,是主要出口创汇农产品。旅游业是第一外汇来源。1997年接待游客426.36万人次,收入15.5亿第纳尔。全国620家旅馆,拥有17万张床位,居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第1位。交通运输比较发达。铁路总长2190km,其中窄轨占1713km。1997年货运量233.8万t·km,客运量1.42亿人次。公路总长20000km,1996年客运量5.63亿人次,货运量3200万t。有2支船队,总吨位22.4万t。主要港口有6个,1997年进出港船只总数6027艘,客运总量31.1万人次。全国有2个航空公司,有大型飞机25架,有6个国际机场与国内外44个城市通航。1997年客运量838.4万人次。实行基础义务免费教育制。1996年儿童入学率92%。1997年有初中和小学4430所,学生150万;高中及职业学校890所,学生86万;大专院校90所,学生12.5万。突尼斯2004年人口991万。独立日3月20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86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19美元。通货膨胀率3.6%。失业率13.9%。2001年工业、农业产值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7%、16%。

突尼斯Tunis

突尼斯共和国首都、最大港市和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在国土东北部,临突尼斯湾。人口约180万。工业和外贸额占全国1/2左右。

突尼斯

非洲北部国家。北、东濒地中海。面积16.42万平方千米,人口818万(1990年),兵力3.8万(1990年)。首都突尼斯,位于东北部,临突尼斯湾,是全国最大港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主要城市还有斯法克斯、苏塞、比塞大等。为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成员国。1964年1月10日与中国建交。

突尼斯

突尼斯

全称突尼斯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北端。面积164,150平方公里。人口708万 (1985年),90%以上为阿拉伯人。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为国教。首都突尼斯。北部多山,中西部为低地和台地,东北部为沿海平原,南部为沙漠。最大的河流是迈杰尔达河。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主要资源有磷酸盐、铁、铝、锌、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和橄榄,橄榄油产量居世界第四。工业有石油、电力、化学和加工工业。磷酸盐、石油和橄榄油为出口贸易的三大支柱,此外还出口柑桔、纺织品; 进口工业原料、机械设备和粮食。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每年旅游收入占外汇收入的18%左右。交通运输比较发达,有突尼斯、古莱特等6大港口,4个国际机场。货币名称第纳尔。公元前9至前3世纪腓尼基人建立迦太基奴隶制国家,5—6世纪阿拉伯人迁入,13世纪哈夫斯王朝建立了突尼斯国家。1574年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1881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56年3月20宣告独立,1957年7月25日废黜国王,实行共和。1964年1月10日同中国建交。

☚ 洛杉矶   洞庭湖 ☛

突尼斯Tunisia

全称突尼斯共和国。北非发展中国家,实行国营和私营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型市场经济。其国土面积16.4万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900万人(1998年年中数),首都突尼斯,货币名称第纳尔。1956年3月20日独立后,政府用赎买方式,将原属法国经营的工商业、金融机构等收归国有,限制私人资本,发展国家资本,推行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但收效甚微。从1969年起,调整了经济政策,在发展国家资本的同时,鼓励外国资本和私人投资,修改土地革命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从60年代的4.7%,上升为70年代的7.4%,进入80年代,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石油价格下跌影响,发展速度放慢,1980~1990年为3.6%。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89.2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440美元。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6%(1990年)。全国有2/3的土地宜于耕作。合作化阶段,生产停滞,放弃合作化后,粮食产量有明显提高,但仍不能满足国内需要。经济作物有橄榄(橄榄油产量占世界第四位)、葡萄、柑桔(其中1/3供出口)。矿产资源中,近20多年来,石油产量增加很快,1990年原油产量453.6万吨,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磷酸盐产量占非洲第二位,1988年产量602.7万吨,铁矿石1990年产量(按含铁量计算)28.8万吨,能基本满足本国钢铁工业的需要。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1990年)。外贸长期逆差。原油、磷酸盐、橄榄油是三大出口商品。1990年这三项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26.1%。进口有粮食、机器和交通设备等。与法国的经贸关系最为密切。政府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收入是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3.16亿美元,外债总额113.23亿美元,现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1998年,其商品出口额为57.46亿美元,进口额为83.33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为192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69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50美元,在世界排名105位,国际储备总额为18.58亿美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