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穷棒子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穷棒子社qióngbàngzishè1953年河北遵化县王国藩带头创办的一个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因全由贫农组成而得此名。后来也泛指全部由贫农组成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例如:“在社会主义革命高潮中,我们这个曾经被人讥笑过的‘穷棒子社’扩大、升级了。”(《新华半月刊》1957.5.29页) 穷棒子社 穷棒子社指河北省遵化县西四十里铺村1952年秋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定名“建明农林牧生产合作社”。1952年前,西四十里铺村是个有154户人家的穷山村,每年国家要给该村发放5万斤以上的救济粮和一百几十万套寒衣,这样有4户不免讨饭吃,1户还被迫当房、典地。1952年秋后,在党的走合作化道路的号召下,村党支部委员王国藩、杜魁积极串连组织群众,建立了农业合作社,王国藩任社长,杜魁任副社长。王国藩合作社初建的时候,全社只有23户贫农,全是村里最穷的人,有些中农说他们是“每年领寒衣的‘骨干’凑合到一块”的;全社230亩土地,只有大家凑起来可供买三条驴腿的股,既无牲口也没有车辆,其他生产资料也很缺乏,社员们又投不起资。所以,人们都把他们的合作社叫做“穷棒子社”。穷棒子社人穷志不穷,他们在王国藩等全社5名党员带领下,不向国家借款、要救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社。没有资金、生产资料,他们上山砍柴换钱来筹集、购买;社员没粮食吃时,他们割草换粮、勒紧裤带互相帮助;他们注意开源节流、精打细算,千方百计节约开支,收获季节更是精收细打、颗粒还家。就这样,到1955年,实现了全村合作化;过去靠国家救济生活的穷人家家都有了上千斤余粮,当房、典地的人赎回了房、地,没有房子的盖上了房子,破旧的房子翻盖一新;生产资料则由一无所有发展到拥有12头牛、2匹驴、3匹骡子、5辆大车和羊103只,积累了共值6 000多元的公共财产。穷棒子社走上由穷变富的道路。毛泽东高度赞扬、评价了穷棒子社。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说:“遵化县的合作化运动中,有一个王国藩合作社,23户贫农只有三条驴腿,被人称为‘穷棒子社’。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3年时间内,‘从山上取来’了大批的生产资料,使得有些参观的人感动流下泪。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由于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书记动手,全党办社》一文按语)又总结了他们的经验,指出:“这里介绍的合作社,就是王国藩领导的所谓‘穷棒子社’。勤俭经营应当是全国一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针,不,应当是一切经济事业的方针。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还很穷,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但是特别要提倡勤俭,特别要注意节约的,是在目前这几十年内,是在目前这几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勤俭办社》一文按语) ☚ 土地分红 高级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