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穗醋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穗醋栗currant

茶藨子科醋栗属中的一个类型, 多年生落叶果树, 小灌木。学名Ribes Spp.。
起源与分布 穗醋栗人工栽培只有400余年。在15~16世纪,苏联药用植物中始有穗醋栗的记载;1757年发现可以制酒;红色和白色穗醋栗最早是在荷兰、丹麦和波罗的海沿岸有栽培。世界上主要栽培国家为波兰、英国和德国、匈牙利、法国、南斯拉夫、荷兰、保加利亚, 美国和苏联等国也有栽培。中国栽培面积最多的是黑龙江省滨绥铁路沿线, 栽培品种是20世纪初引入的。
特征与特性 植株丛生, 根系发达。地上部是由不同年龄的基生枝所组成。每年春季由株丛基部芽抽生出基生枝, 在基生枝上当年可形成花芽, 第二年结果, 第三年丰产。基生枝4~5年生时开始衰老, 产量也随之下降。花芽为混合芽,翌年抽生结果枝结果,着生1~3个花序, 每花序有5~28朵花,花为两性花, 开花后坐果5~16粒。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需2个月。
栽培种喜温、光湿。冬季冷凉, 夏季温暖, 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在寒冷地区如黑龙江省栽培,必须埋土保护安全越冬。夏季温度超过30℃, 对生长发育不利。对水分要求较高,但能耐短时间(7~10天)的积水浸泡。冬季干燥, 会引起抽条(干梢)。应选择土层深厚, 土质肥沃, 持水力强的地段建园。
主要种和品种 醋栗属植物有150种以上,中国约有40种。供栽培的穗醋栗有:黑穗醋栗(R.nigrum L.),又名黑豆果(见图); 红穗醋栗(R.rubrum L.)。主要品种有: ❶厚皮亮叶黑豆果。株丛开张, 长势强, 节间短。萌芽力、成枝力中等。基生枝黄褐色, 多年生枝紫褐色; 表皮粗糙,皮孔直线排列。叶掌状3裂,或为不明显的5裂, 叶较厚, 深绿色, 表面有光泽。每个花芽能抽生2~3个花序,花序长4~6厘米,坐果10~15粒; 自花结实率高。果粒大, 平均重0.85~0.9克,紫黑色, 果皮厚。7月中旬采收。
❷薄皮丰产黑豆果。长势中等,节间长。萌芽力强, 成枝力中等。基生枝灰白色, 多年生枝紫灰色; 表皮光滑, 皮孔散生。叶片大,淡绿色, 无光泽。每个花芽能抽生1~3个花序,花序长6~8厘米, 平均坐果12~16粒。果粒平均重0.7~0.8克, 紫黑色, 萼片宿存而不突出; 果皮薄,汁多, 熟期集中。7月上、中旬采收。
❸红穗醋栗。长势较弱。枝条黄褐色。叶背无脂点。果穗长, 穗轴较硬; 果实中等大, 红色, 味酸甜。
❹白穗醋栗。性状与红穗醋栗相似, 只是果实为淡黄色,果皮厚而透明,味较淡。

黑 穗 醋 栗


栽培技术要点 穗醋栗的枝条具有发生不定根的能力,除用压条和分株繁殖外,一般多用扦插繁殖。秋季落叶后, 剪取当年基生枝, 短截成10~20厘米长的插条, 入窖沙藏。翌春在苗圃扦插, 约经15天即可生根, 在管理良好的条件下, 当年秋即可成苗。为了增加繁殖数量, 也可在生长期利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新梢进行绿枝扦插。一般是在6月上、中旬剪取新梢,每3~4节为一段, 每段保留1~2片叶, 在塑料棚或温室内扦插, 注意调节温度(25℃左右)和湿度, 当年即可成苗。
防寒越冬、施肥和采收方法与树莓相似,整形修剪和醋栗相同。定植株行距一般用2~3米×0.5~1米。可根据品种株丛大小、土壤肥瘠和使用农机具的不同进行合理密植。为获得早期丰产, 也可采取一穴栽双株的办法, 穴内株距15厘米。定植前苗木消毒,喷1~2°石硫合剂或200倍甲基托布津。
主要病虫害有: ❶白粉病。为害叶片和嫩梢。改善株丛通风透光条件; 喷布杀菌剂。
❷烂根病。为害根部, 严重时全株死亡, 挖除病株; 挖根晾晒换入新土。
❸小透羽蛾。幼虫蛀食枝、干。剪除受害枝烧毁;蛀孔施药。
经济价值 浆果除鲜食外,主要是加工制果汁、果酱、果酒, 也可作清凉饮料。黑穗醋栗每100克果汁含维生素C144~324毫克。叶片芳香, 是盐渍黄瓜的调味剂。

穗醋栗garden currant

Ribes sativum Syme,茶藨子科,茶藨子属。落叶灌木。高1.5m。嫩枝被短柔毛。叶片近圆形,3~5裂。总状花序,具多数花。果实有红、白、黑3色,近球形,直径6~10 mm,多汁液。7月成熟。2n=16。原产欧洲,久经栽培。有斑叶和大果等变种。栽培品种很多。浆果供鲜食,制果酱、果汁等。主产国为德国、波兰等。中国黑龙江有少量栽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