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穆罕默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穆罕默德Mùhǎnmòdé

《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 “维吾尔族姓。”未详其他。

穆罕默德约570—632Muhammad

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创始人。出身于麦加城古莱西部落哈希姆氏族的没落贵族商人家庭。父母早亡,由祖父、伯父抚育成人。十二岁始随伯父商队到过也门、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等地,熟悉了信仰一神的基督教和犹太教。595年与麦加富孀赫蒂彻结婚。时阿拉伯半岛盛行多神崇拜,战争不断,又由于商路改道,经济衰落,阿拉伯各部落要求改变这种状况,实现政治统一。他综合犹太教、基督教以及阿拉伯半岛的原始宗教教义,以古莱西部落的主神安拉为唯一的神, 自称是安拉的使者、先知,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在麦加开始传教。因遭信仰多神教的麦加贵族、富商的迫害,622年7月16日,率领信徒逃往雅特里布城。后伊斯兰教称这一事件为“徙志”,并以这一年为伊斯兰教历的纪元元年。雅特里布城改称“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他在此继续传教,组织武装,建立政教合一的麦地那国家,并进行反对麦加贵族和统一阿拉伯半岛的斗争。630年初,率兵攻占麦加城,迫使贵族、富商妥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为“先知”;并定麦加为伊斯兰教圣地,克而伯神庙为朝拜中心,黑陨石为圣物。他通过传播伊斯兰教和征服战争,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632年6月8日病逝。他在二十余年传教活动中以安拉名义所“降示”的圣言,死后不久由赛德·撒比特整理成册,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伊斯蘭教 >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  mùhǎnmòdé

阿拉伯語Muha-mmad的音譯。舊譯“摩訶末”。伊斯蘭教創始人。生於麥加古來氏部落哈希姆家族。父母早亡,受祖父阿布杜·穆塔里布、伯父阿布·塔里布撫養。早年放牧,曾隨商隊至巴基斯坦、叙利亞等地。二十五歲受雇於麥加富孀赫蒂徹,爲其經商,同年與之結婚。受當時流行於阿拉伯半島的猶太教、基督教和“哈尼夫”的影響,四十歲時,開始宣揚末日審判,死後復活,提出行善濟貧者入天園、作惡者入火獄等教義。最早的追隨者有赫蒂徹、阿里和阿布·伯克爾等人。隨後在麥加公開號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反對多神崇拜,遭到古來氏部落以阿布·蘇富揚爲首的貴族的反對,信徒分批出逃埃塞俄比亞。後迫害加劇,622年遂與大批信徒同時遷往麥地那。在當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作爲安拉使者繼續傳教,組織武裝,確定各種制度和律例,建立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並不斷同麥加貴族和麥地那的猶太教徒爭戰。先後與阿布·伯克爾、歐麥爾、奥斯曼等人結爲姻親,形成伊斯蘭教的上層統治者。最初爲沿用猶太教的阿术拉贖罪日爲齋日,定耶路撒冷爲穆斯林朝拜方向;後與猶太部落關係破裂,改爲萊麥丹的全月齋戒,朝拜轉向麥加克爾白。628年與麥加貴族達成侯德比葉協議。630年佔領麥加,麥加貴族皈依伊斯蘭教,承認他的權威:穆罕默德則承認麥加貴族在宗教和經濟上的既得利益,清除多神教徒敬神獻祭的古廟克爾白之偶像,並將克爾白定爲伊斯蘭教的朝拜中心。翌年,阿拉伯半島各部落大多皈依伊斯蘭教,整個半島大體統一。曾派遣使者向東羅馬、波斯、埃塞俄比亞等國皇帝和埃及總督宣傳伊斯蘭教。631年初,遠征叙利亞,到達亞喀巴灣附近的邊境城市塔布克。632年率領大批穆斯林朝覲麥加。同年死於麥地那,並葬於該地。穆罕默德之名始見於明朝文獻。《皇明世德録》:“穆罕默德,生而神靈,西域諸國,並臣服焉。”清·藍煦《天方正學》卷三:“蓋謂東方孔子仲尼,西方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约公元570—632Muhammad

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伊斯兰法的奠基人,被奉为“先知”和“安拉的使者”。生于麦加古莱氏部落哈希姆家族。父母早亡,由祖父和伯父抚养。青年时曾随商队到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为了消除阿拉半岛上的无政府状态和其他种种弊端,在吸收当时流行本地宗教(主要是哈尼夫教)和犹太教及基督教教义的基础上,于公元610年创立了伊斯兰教。因其学说受到迫害,于公元622的从麦加迁往麦地那,传教获得了成功,遂在麦地那建立了伊斯兰公社,在阿拉伯半岛建立了第一个初生的国家政权。随着伊斯兰教的扩张,其势力不仅扩大。公元632年死于麦地那。在其后半生中,功勋卓著。假托“神”的名义颁布了《古兰经》,为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经典。巧妙地将原来的部落习惯加以整理、废弃或改造,使之被吸收到伊斯兰的教义教规中去,在借鉴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神教,消除了原先部落的多神崇拜,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并最终促成了阿拉伯半岛由部落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作为立法者,他以《古兰经》经文的形式颁布了伊斯兰的法律规定,确立了伊斯兰法的原则和精神。其言行和习惯被后人称作“圣训”,作为对《古兰经》的重要补充,成为伊斯兰法的重要渊源。

穆罕默德约570—632Muhammad

旧译“摩诃末”、“马哈麻”、“谟罕蓦德”。伊斯兰教创始人。出生于麦加城没落贵族家庭。早年曾放牧、经商。公元610年左右,代表新兴的阿拉伯商业贵族建立统一国家的要求,利用基督教和犹太教—神教观念,开始在麦加进行尊安拉为唯一之神的创立伊斯兰教活动。公元622年,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打破部落界限的穆斯林公社,并组织武装力量同麦加贵族斗争。公元630年,麦加贵族妥协,皈依伊斯兰教,并将克而伯神庙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次年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奠定了统一的阿拉伯封建国家的基础。公元632年,率领大批穆斯林朝觐麦加,同年6月8日死于麦地那并葬于该地。

穆罕默德570—632

旧译“摩诃末”、“马哈麻”、“谟罕蓦德”等。伊斯兰教创始人。生于麦加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母早亡。早年放牧,曾随队商到过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25岁受雇于麦加富孀赫蒂彻,为其经商,并于同年与其结婚。受当时流行于阿拉伯半岛的犹太教、基督教和“哈尼夫”(阿拉伯半岛一神信仰者的通称)的影响,40岁时,开始宣扬末日审判,死后复活,提出行善济贫者入天园、作恶者入火狱等教义。随后在麦加公开号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遭到古来氏部落贵族的反对和迫害,信徒分批逃往埃塞俄比亚。后他和大批信徒又迁往麦地那。在当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作为安拉使者继续传教,并组织武装,确定各种制度和律例,建立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不断同麦加贵族和麦地那犹太教徒争战,并先后与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等贵族富商结为姻亲,形成伊斯兰教的上层统治集团。630年占领麦加,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将麦加克尔白定为伊斯兰教的朝拜中心(原为团结犹太部落曾定耶路撒冷为朝拜中心)。翌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大都皈依伊斯兰教,整个半岛大体上归于统一。631年初远征叙利亚。632年率领大批穆斯林朝觐麦加。同年6月8日死于麦地那,并葬于此地。

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创始人。约于公元570年生于麦加古来氏部落哈希姆家族,早年放牧、经商,曾到过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受过犹太教、基督教等影响。从公元610年开始,公开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并自称是受命于安拉的最后一位使者,主张信仰安拉为宇宙唯一真神,反对多神崇拜,提出行善济贫者入天国,作恶者入火狱等教义,并提出改良社会的种种主张。这些主张正适应了当时人们渴望统一、安宁的心理及社会发展需要,因而吸引了许多信徒。由于古来氏贵族的反对和迫害,他随大批信徒于622年迁往麦地那,这一年成为伊斯兰教纪元。在麦地那一些部落支持下,组织武装,确定各种制度与律例,建立政教合一宗教公社,先后与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等人结为姻亲,形成伊斯兰教上层统治者。630年攻占麦加,迫使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并承认其权威,清除多神教徒敬神的古庙克尔白内偶像,并将克尔白定为伊斯兰教朝拜中心。631年,征服阿拉伯半岛大多数部落,使半岛大体上归于统一。632年死于麦地那。

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创始人,阿拉伯半岛统一奠基人,被奉为“至圣”。约570年出生于麦加古莱西部落哈希姆家族一没落的商业贵族家庭。出生前2个月父亡,7岁丧母,为人放羊。25岁与麦加富孀赫蒂彻结婚。610年宣称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622年出走麦地那,开始事业的转折点,建清真寺,组织军队。630年攻下麦加,阿拉伯半岛大体归于一统。632年6月8日病逝于麦地那。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约570-632Muhanmode,Muhammad

伊斯兰教创始人,阿拉伯统一国家的缔造者。麦加古莱西部落哈希姆家族没落贵族出身,靠祖父、叔父抚养长大。早年放牧,当保镖,随商队到过也门和叙利亚。25岁时与富孀卡狄加结婚,共同经商。610年开始在麦加传教,遭倭马亚家族反对。伊斯兰教是一神教,独尊真主安拉,为统一阿拉伯国家的形成作了舆论和组织准备。622年带领一批信徒去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新国家“穆斯林公社”,自任政治、军事和宗教首领。他以麦地那为基地,多次领兵攻打麦加,并于630年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和承认他的权威,条件是他承认黑陨石崇拜,改克而白古庙为清真寺。631年半岛各地纷纷派代表来朝,承认穆罕默德的独尊地位和改奉伊斯兰教,半岛大抵统一。632年病逝于麦地那,葬于该地。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揭开阿拉伯经济、文化发展新的一页。穆罕默德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恩格斯称之为 “穆罕默德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1卷,第547页)。

☚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Muhanmode

伊斯兰教创始人。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古来什部落哈申家族一个没落贵族家庭。6岁丧母,幼年失学,替人放牧。12岁开始随伯父出外经商,成年曾为麦加富孀赫蒂彻经商。后随商队到过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广泛地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对阿拉伯社会贫富悬殊、部落氏族对立、战争频仍而造成四分五裂的情况有较深的了解。他体察到人们渴望统一和摆脱困境的愿望。穆罕默德经常到麦加山区希拉山一个山洞里沉思冥想。40岁时,他声称在山洞里接到了安拉通过天使给他的启示,要他作为安拉在人间的“使者”、最后的“先知”,传播安拉的启示。自此开始了他的传教活动。穆罕默德号召人们放弃对偶像的膜拜,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唯一的主宰。指出人的最终归宿决定于他在世的行为。行善者进入永恒的天国,行恶者进入永恒的火狱。要人们止恶行善,停止部落、氏族间的争斗。612年,穆罕默德开始公开向麦加居民传教。619~620年,穆罕默德的伯父和妻子先后逝世,他的传教活动失去了重要的支持。此事在伊斯兰教史上被称为“悲伤的一年”。随着传教事业的发展,穆罕默德陆续建立了伊斯兰教的各种典章制度,把伊斯兰教从传教阶段推向了建教阶段,并把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结合在一起,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共同宗教信仰而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团。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领大批穆斯林到麦加进行了伊斯兰教史上的第一次朝觐。他以安拉启示的名义宣布:“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同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逝世。

☚ 圣诞节   释迦牟尼 ☛

穆罕默德约570—632Muhammad

伊斯兰教创始人。生于麦加古来氏部落哈希姆家族。父母早亡,自幼受祖父抚养。早年随商队到过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25岁为麦加贵族富孀赫蒂彻受雇经商,同年与其结婚。受当时流行于阿拉伯半岛的犹太教、基督教和哈尼夫一神教思想影响,40岁起开始创教活动,提出最初教义。随后在麦加公开号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自称安拉的“使者”,信徒的“先知”。因遭多神信仰的古来氏部落贵族、富商反对和迫害,622年他和他的信徒被迫出走到麦地那。在当地一些部落支持下,作为安拉使者继续传教,组织武装,确定各种制度和律例,建立神权国家。在此过程中,不断与麦加贵族和麦地那犹太教徒争战。630年,率1万人占领麦加,打破克尔白神庙所有神像,只留下克尔白,将它作为伊斯兰教朝拜中心。翌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大多皈依伊斯兰教;在去世之前,整个半岛大体归于统一。


穆罕默德

见“宗教”中的“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570~632

伊斯兰教创始人。631年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创始人。约570年生于麦加古来氏部落哈申家族。父亲阿布杜拉在他出生前去世。6岁时,母亲也去世了。由祖父阿布杜拉·穆塔里布和伯父阿布·塔里布抚养。幼年失学,替人放牧。曾先后随伯父和商队去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经商。25岁受雇于麦加富孀赫蒂彻,为其经商,同年与其结婚。受流行于阿拉伯半岛称为“哈尼夫”的一神信仰者的影响,婚后常去麦加郊区希拉山一个山洞里沉思冥想。40岁时,宣称在山洞里接到安拉通过天使吉卜利勒给他的启示,要他充任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传播安拉的启示。从此开始了传教活动。号召人们放弃对偶像的崇拜,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劝人止恶行善,宣扬末日审判中,行善者入天国,作恶者入火狱。并提出限制高利贷,赈济贫民等主张。开始为秘密传教,最早的追随者有妻子赫蒂彻、堂弟阿里和密友阿布·伯克尔等人。三年后,公开向麦加居民传教,信徒多为贫苦人和奴隶。其宗教主张遭到古来氏贵族的强烈反对。面对反对和迫害,他命令信徒分批迁往埃塞俄比亚。619—620年伯父阿布·塔里布和妻子赫蒂彻先后去世,失去了重要的支持者,古来氏贵族更加紧迫害。622年大批信徒迁往麦地那,自己也同时前往。在麦地那部落的支持下,继续传教,组织武装,建立各种典章制度,并将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一个以共同宗教信仰而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团,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最初为了团结犹太部落,曾沿用犹太教阿木拉赎罪日为斋日,定耶路撒冷为穆斯林朝拜方向; 后与犹太部落关系破裂,改为莱麦丹的全月斋戒,朝拜转向麦加克尔白。从624年起不断同麦加贵族发生战争,其中有白德尔之战、伍侯德之战、壕沟之战等,628年与麦加贵族于侯达比亚达成和议。630年占领麦加,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并承认他的权威; 穆罕默德则承认麦加贵族在宗教上和经济上的既得利益; 清除多神教徒敬神献祭的古庙克尔白的偶像,并定克尔白为伊斯兰教的朝拜中心。翌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大多皈依伊斯兰教,整个半岛大体归于统一。632年率领大批穆斯林朝觐麦加。同年6月8日在麦地那逝世。

☚ 穆阿维叶   穆罕默德·阿布杜 ☛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约公元570—632

伊斯兰教创始人。旧译“摩诃末”、“马哈麻”、“谟罕蓦德”。全名艾布·卡西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本·哈希姆。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其先祖曾掌管克尔白神庙的祭祀权。从其曾祖父后家道中落。父母早亡,先后由祖父阿卜杜勒·穆塔里布和伯父阿布·塔里布抚养。早年为人放牧,12岁时跟随伯父前往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经商。稍长后,受雇为商队作镖客。在长期的商旅生活中,其足迹遍于阿拉伯半岛内外,经受了各种磨难,耳闻目睹了动荡之中的半岛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疾苦,也接触和了解到各地流行的原始宗教、犹太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25岁时,受雇于麦加富孀赫蒂彻,为其经商。以精明、诚实和善于经营博得赫蒂彻的赏识和爱慕。同年,与年已40岁的赫蒂彻结婚。从此,穆罕默德一跃成为麦加的显赫富翁,跻身于上层行列,社会地位和威望日益提高。富裕、安定的生活为他创传伊斯兰教提供了物质基础。他开始为创教做准备。一方面,他利用家中的资财广施救济,以争取下层人民的支持和拥戴,另一方面,他经常到麦加郊外的希拉山一个山洞中隐居潜修,冥思苦想。经过10多年的准备,穆罕默德认为正式创教的条件已经成熟,遂于公元610年的一天宣布自己已经“得道”。据说,当他夜晚在山洞中正冥思时,安拉派遣大天使哲布勒伊来向他传达旨意,并首次给他降示了“启示”,授命他为安拉在人间的“使者”,要他引导人们走上“正道”。自此,穆罕默德正式开始了创传伊斯兰教的活动。是年,穆罕默德已40岁。他吸收了当时流行于阿拉伯半岛的犹太教、基督教和“哈尼夫”(一神信仰者)的一些教义,宣扬末日审判、死后复活,提出行善济贫者入天园、作恶者入火狱等教义。起初他以秘密方式传教,入教者只有他的妻子赫蒂彻、堂弟阿里、释奴栽德和密友艾布·伯克尔等亲朋。由于他大力提倡释放奴隶和行善济贫,得到了中下层人民的拥护,入教者日渐增多。公元612年,穆罕默德改秘密传教为公开传教。他把新宗教称为“伊斯兰”(意为“顺从”),把信仰他的宗教的人称为“穆斯林”(“顺从者”);把安拉奉为伊斯兰教的唯一神,并称自己是安拉派往人间代其管理芸芸众生的“钦差”,最后一位使者。他四出奔走,公开宣传自己的教义,号召人们放弃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信仰独一神安拉,皈依伊斯兰教。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严重威胁到麦加商业贵族的经济利益和宗教特权,因而遭到古莱什部落以阿布·苏富扬为首的贵族的强烈反对。他们攻击伊斯兰教为“异端邪说”,视穆罕默德为“叛徒”,采取各种手段迫害穆罕默德及其信徒。为保护新生的伊斯兰教和信徒的安全,穆罕默德决定让信徒分批迁往埃塞俄比亚。但迫害并没有结束,留下来的信徒遭到更残酷的打击。穆罕默德看到伊斯兰教在麦加难以继续顺利发展,于公元622年毅然决定迁往对他欢迎的麦地那。在大批信徒迁走后,他于9月率大弟子艾布·伯克尔也到达该地。这次著名的迁徙,是伊斯兰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伊斯兰教进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穆罕默德进入麦地那后,在当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于继续传教的同时,着手进行宗教改革和社会改革,确立了一系列宗教和社会制度,创建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穆斯林宗教公社。穆罕默德集政教大权于一身,成为政教合一的最高首领。为抵御麦加贵族集团的军事威胁和进攻,穆罕默德在“为安拉而战”的口号下,组织穆斯林武装,不断同麦地那的犹太教徒和麦加贵族集团争战。630年,穆罕默德亲自率领1万多人的穆斯林武装,进攻麦加。麦加贵族迫于强大的军事压力,签订了“城下之盟”,宣布麦加全体居民皈依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使者”与宗教首领地位。穆罕默德则承认麦加贵族在宗教和经济上的既得利益,但必须清除克尔白神庙中的全部偶像,将其定为伊斯兰教的朝拜中心。穆罕默德于占领麦加后不久又返回麦地那。此后,穆罕默德不断率军征服一些反抗部落,并迫使大部分部落宣布归顺,加入伊斯兰教,接受其领导。至此,阿拉伯半岛已基本趋于统一。632年,穆罕默德亲率10余万穆斯林赴麦加朝觐。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朝觐,故称“辞朝”。同年6月8日,穆罕默德病逝于麦地那。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要求统一的形势下,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创立伊斯兰教,并以之作为发动和组织群众的思想武器,最终结束了分裂和动荡,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为阿拉伯半岛的历史发展做出了伟大而杰出的贡献。

☚ 朝觐   阿布·纳斯尔·萨曼尼 ☛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约570—632Muhammad

中国古代史籍曾译作摩词末、马哈麻、谟罕蓦德等。伊斯兰教的创立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母早亡,自幼靠祖父阿布杜·穆塔里布、伯父阿布·塔里布抚养。早年随商队到过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后为麦加贵族富孀赫蒂彻经商,25岁时与其结婚,因而富有。受当时流行于阿拉伯半岛的原始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哈尼夫”(Hanif,意为“正统的”)思潮的影响,于14岁时宣称自己为“安拉的使者”,是“最后的先知”,宣扬末日审判,死后复活,提出行善济贫者入天国,作恶者入火狱等教义,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他公开号召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反对多神崇拜,受到当地多神教徒特别是贵族商人和宗教首领的反对及迫害。为此,穆罕默德令信徒分批迁往麦地那。622年,在多数信徒迁往麦地那的同时,他亦前往该地,在当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继续传教,组织武装,建立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不断同麦地那犹太教徒和麦加贵族争战。630年占领麦加,麦加贵族商人妥协,接受伊斯兰教,并承认穆罕默德的权威;穆罕默德则承认麦加贵族在宗教和经济上的既得利益,清除多神教徒敬神献祭的古庙克尔白中的偶像,并将克尔白定为伊斯兰教的朝拜中心。次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大都接受伊斯兰教,整个半岛大体归于统一,该教遂成为居统治地位的宗教。632年,率领大批穆斯林信徒朝觐麦加,同年6月8日病逝麦地那,并葬在那里。在穆罕默德历时23年的传教活动中,以前13年为麦加时期,后10年为麦地那时期。

☚ 摩尼教   藏传佛教 ☛

穆罕默德

Mohammed

穆罕默德

Muhammad;Mohammed (570-632)—founder of the Islamic faith and community

穆罕默德1897—1975Elijah Muhammad

伊莱贾·穆罕默德。原名伊莱贾·普尔(Elijah Poole)。宗教领袖。生于佐治亚州桑德斯维尔(Sandsville)。曾在佐治亚乡村学校读书。1923年迁居底特律,生活贫困。1931年遇见黑人穆斯林教派创始人、底特律第一清真寺创建者瓦利·法尔德(Wali Farad)(“预言家法尔德”),成为其忠实信徒并襄办教务,后改名“穆罕默德”,并受命为“伊斯兰第一教长”。1934年法尔德失踪后继任该派领袖。由于教派内部分裂,迁居芝加哥创立第二清真寺。1942—1946年间,因劝阻信徒应征入伍,被控违犯《义务兵役法》而受监禁。排斥白人穆斯林;敌视公共救济援助,强调通过完整的经济发展计划振兴黑人穆斯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