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税式支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税式支出将税法规定的减免退税优惠,专项扣除或抵免以及延迟纳税等所造成的税收减少,视同政府支出,编列支出预算,以计算由此而形成的政府收入损失。又称税收支出。最早由美国税务专家S.萨里于1967年提出。1968年美国政府编制了第1个税式支出预算。1974年在预算法案中正式批准实行税式支出制度。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税式支出概念。 税式支出Tax Expenditure政府通过减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把部分财政利益给予某些特定的纳税人,从而平衡财政收支状况的行为。主要形式有税收减免、税收扣除、税收抵免、延期纳税、降低税率、加速折旧、出口退税和再投资退税等。税式支出只针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和经济行为,政策目标涉及对象比较明确,对经济的影响较小。 税式支出 税式支出tax expenditure政府为了执行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以牺牲一定的税收利益为代价,通过税收制度的安排向特定的纳税人提供的财政援助。税式支出是6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个经济范畴。1968年美国联邦财政部将税式支出概念应用于财政预算分析,公布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税式支出预算。从那以后,税式支出概念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应用范围和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其原因在于,政府可以应用它来更好地估计和控制由税收优惠而损失的收入,却因此促进了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而取得经济与社会效果。税式支出的形式有:税收豁免、税收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加速折旧、盈亏互补、优惠退税等。税式支出与直接财政援助支出相互可以替代,要求政府进行通盘考虑,选择比较恰当的或者最优的财政援助方式。 ☚ 退税 偷税 ☛ 税式支出 税式支出指政府通过减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把财政上的利益给予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经济行为。之所以称之为支出,是因为它在某些方面与政府直接安排的支付或补助金有类似作用: (1) 像政府的直接补助那样增加了受惠者的收入; (2) 影响受惠者的支出模式;(3) 减少政府的收入,从而像增加政府支出那样,会影响财政的平衡状况。税式支出的主要形式有: 税收减免、税收扣除、税收抵免、延期纳税、降低税率、加速折旧、出口退税和再投资退税等。税式支出通常是政府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的手段,从税式支出手段运用本身特点来说,它只针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和经济行为,政策目标涉及对象比较明确,对经济的影响面较小。但这些手段的运用也会给税收效率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1)形式较隐蔽,不像政府的补助支出那样使受益人直接体会到政府的政策照顾,不利于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益,也没有直接的政府支出那样的透明度,不利于对它进行社会监督。(2) 使得纳税人的名义税收负担与实际税收负担不一致,政府对全社会的支出总额与政府的正式预算不相吻合。(3) 可能产生税负的不公平,影响竞争的积极性和竞争的效率。(4) 使得税制本身复杂化,不可避免地造成税收征纳费用的增加。 ☚ 累进累退税 税收优惠 ☛ 税式支出 税式支出tax expenditure指以特殊的税收法规,给与特定的纳税人或课税对象以各种优惠待遇而形成的税收退还。它实际上是税收收入未最后纳入国库前的一种预支,又称放弃收入。税收支出的形式以性质为标准可分以下几种: ☚ 税收资本化 消费支出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