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积极货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积极货币Active Money

企业、非营利机构或家庭所支配的对其决策和实际行为起着积极影响和制约作用的货币数量。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在 1980 年出版的《短缺经济学》一书中,根据他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的分析,首次提出了积极货币和消极货币的思想,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把科尔内提出的发挥积极作用的货币称为“积极货币”。科尔内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资源约束型经济,其基本特征是短缺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短缺的原因有摩擦因素和制度因素。其中摩擦因素是由于信息不充分、预测误差、生产调节中的阻力和时滞造成的,这是任何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的。而造成社会主义经济长期短缺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企业预算约束软化”是造成短缺的最重要的制度原因。社会主义企业之所以会预算约束软化,其根源在于国家对企业的“父爱主义”,即既管束又保护的关系。科尔内认为企业预算约束软化在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性,它使企业支出不受其收入和支配的货币数量的限制,从而使企业产生“数量冲动”和“扩张冲动”,以及相伴而生的“囤积倾向”和“出口冲动”,导致企业部门的需求持续大大超过国民经济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料供给。生产资料部门的短缺传导到消费资料部门,从而引起整个经济中短缺的产生和再生。科尔内认为,预算约束硬度和货币作用积极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不是两种独立的现象,而是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的表述。”预算约束可以用公式表述为:t期间的总支出=m(t)初始货币量+t期间的总收入。预算约束公式的右边表示所供微观组织使用的货币,即国家货币供给总量中分配给微观组织并由其支配的部分。如果预算约束是硬的,公式的左边即微观组织对货币的需求就不得不去适应公式左边既定的货币供给,这时的货币发挥积极作用,是积极货币。如果预算约束是软的,公式的右边即货币的供给就会很容易调整到与公式左边微观组织对货币的既定需求相适应,则货币的作用就是消极的,它只是起到会计记账的作用,并不对微观组织的支出起限制作用。货币的积极程度在宏观层次上反映了微观现象的总体。科尔内用β来表示预算约束硬度指标向量。β=0 表示完全硬度的预算约束,β的正值愈大,则约束愈软。同一尺度也能用来描述货币的积极程度。β=0,货币的积极作用最大,随着指标β数值变大,则货币的积极作用不断下降,直至变为消极货币。科尔内指出,货币并非要么积极,要么消极,货币的积极程度可以用连续的等级来表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概念。在《短缺经济学》一书中,科尔内把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的参与者抽象为企业、非营利机构和家庭三个部门。货币在这三个部门中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在企业和非营利机构中,预算约束或多或少是软的(β>0)。预算软的程度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自从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来,与传统体制相比,预算硬度有所硬化。但是,在起实质性作用的时间和地方,货币在企业和非营利机构中仍然是起着相当消极的作用。科尔内为了说明在企业和非营利机构中,货币供给会被动地调节到适应货币需求的程度,首先分析了企业的短期资金来源。社会主义企业的短期资金并不全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很大部分是信贷资金。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中,拨给企业短期信贷的制度是“软的”,实际上,短期信贷的总供给总是能被动地满足企业的信贷需求。主要表现为:
❶企业极少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购买它需要而又愿意购买的某种投入。如果企业购买它所需要的东西,它总是能得到必要的资金。
❷企业之间信贷的迅猛增长。如果买方企业缺少资金,它就会对卖方企业延期支付,形成“拖欠”。如果银行实行紧缩政策,坚持信贷的计划供给,企业就会通过忍受相互间的负债来自我帮助,其结果导致更严重的“拖欠”。
❸企业不会发生全面无力偿还债券或破产的现象。如果企业暂时无偿还能力,银行就不得不增加贷款,以防企业破产。家庭的支出一般取决于家庭的收入和它所支配的货币数量。家庭预算约束是硬的(β=0,或几乎等于零)。家庭内的货币是积极货币,它的作用是完全积极的。

积极货币

“消极货币” 的对称,社会主义经济学家依货币作用发挥的程度所划分的货币类型。最早提出 “积极货币” 和“消极货币” 概念的是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他的划分标准是: 看货币持有者是否有选择的自主权。如果货币持有者在购买商品时能自主地进行选择,则货币是积极的; 反之,则货币是消极的。布鲁斯认为在集权经济模式中,货币在劳动市场和消费品市场起着积极作用,在中央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中以及企业相互之间的关系中起消极作用。匈牙利经济学家则提出另一种划分标准。如果决策者的实际行为取决于他所支配的货币数量,货币就是积极的,否则就是消极的。他的划分方式与预算约束的硬度紧密相关。如果预算约束是硬的,微观组织对货币的需求不得不去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则货币就是积极的; 如果预算约束是软的,货币供给量依微观组织对货币的需求去调整,则货币就是消极的。按这种划分,家庭部门的货币是完全积极的,企业和非营利机构手中的货币只起消极作用。我国学者以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否具有生产性为标志来划分。如果货币不仅仅是一个交换媒介,在生产过程中还有决定性的催化作用,则这种货币是“积极货币”。这种划分与经济管理体制高度相关。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企业的货币是消极货币;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货币是积极货币。

积极货币

积极货币active money

企业、非盈利机构或家庭所支配的对其决策和实际行为起着积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的货币数量。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在1980年出版的《短缺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货币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思想,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把科尔内提出的发挥积极作用的货币称之为“积极货币”。
科尔内根据他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的分析,提出了积极货币和消极货币的思想。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资源约束型经济,其基本特征是短缺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短缺”的原因有摩擦因素和制度因素。其中摩擦因素是由于信息不充分、预测误差、生产调节中的阻力和时滞造成的,这是任何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的。而造成社会主义经济长期短缺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因素”,它包括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企业预算约束软化”是造成短缺的最重要的制度原因。社会主义企业之所以会预算约束软化,其根源在于国家对企业的“父爱主义”,即既管束又保护的关系。
科尔内认为企业预算约束软化在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性,它使企业支出不受其收入和支配的货币数量的限制,从而使企业产生“数量冲动”和“扩张冲动”,以及相伴而生的“囤积倾向”和“出口冲动”,导致企业部门的需求持续大大超过国民经济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料供给。生产资料部门的短缺传导到消费资料部门,从而引起整个经济中短缺的产生和再生。
科尔内认为,预算约束硬度和货币作用积极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不是两种独立的现象,而是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的表述”。预算约束可以用公式表述为:


预算约束公式的右边表示所供微观组织使用的货币,即国家货币供给总量中分配给微观组织并由其支配的部分。如果预算约束是硬的,公式的左边即微观组织对货币的需求就不得不去适应公式左边既定的货币供给,这时的货币发挥积极作用,是积极货币。如果预算约束是软的,公司的右边即货币的供给就会很容易调整到与公式左边微观组织对货币的既定需求相适应,那么,货币的作用就是消极的,它只是起到会计记账的作用,并不对微观组织的支出起限制作用。货币的积极程度在宏观层次上反映了微观现象的总体。
科尔内用β来表示预算约束硬度指标的向量。β=0表示完全硬度的预算约束,β的正值愈大,则约束愈软。同一尺度也能用来描述货币的积极程度。β=0,则货币的积极作用最大,随着指标β数值变大,则货币的积极作用不断下降,直至变为消极货币。科尔内指出,货币并非要么积极,要么消极,货币的积极程度可以用连续的等级来表示,在完全积极和彻底消极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过渡阶段。因此,积极货币和消极货币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概念。
在《短缺经济学》一书中,科尔内是把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的参与者抽象为企业、非营利机构和家庭三个部门。货币在这三个部门中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在企业和非营利机构中,预算约束或多或少是软的(β>0)。预算软的程度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自从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来,与传统体制相比,预算硬度有所硬化。但是,在起实质性作用的时候和地方,货币在企业和非盈利机构中仍然是起着相当消极的作用。科尔内为了说明在企业和非盈利机构中,货币供给会被动地调节到适应货币需求的程度,首先分析了企业的短期资金来源。社会主义企业的短期资金并不全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很大部分是信贷资金。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中,拨给企业短期信贷的制度是“软的”,实际上,短期信贷的总供给总是能被动地满足企业的信贷需求。这表现为:
❶企业极少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购买它需要而又愿意购买的某种投入。如果企业能弄到它所需要的东西,它总是能得到必要的资金。
❷企业之间信贷的迅猛增长。如果买方企业缺少资金,它就会对卖方企业延期支付,形成“拖欠”。如果银行实行紧缩政策,坚持信贷的计划供给,企业就会通过忍受相互间的负债来自我帮助,其结果导致更严重的“拖欠”。
❸企业不会发生全面无力偿还债券或破产的现象。如果企业暂时无偿还能力,银行就不得不增加贷款,以防企业破产。
家庭的支出一般取决于家庭的收入和它所支配的货币数量。家庭预算约束是硬的(β=0,或几乎等于零)。家庭内的货币是积极货币,它的作用是完全积极的。
☚ 中性货币   消极货币 ☛
积极货币

积极货币

企业、非盈利机构或家庭所支配的对其决策和实际行为起着积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的货币数量。反之,决策者所支配的对其实际行为并无影响的货币数量,则称为消极货币。
积极货币这一概念是中国经济学界根据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的货币思想提出的。科尔内在1980年出版的《短缺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货币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思想,并且把发挥消极作用的货币称之为“消极的货币”。与之相对应,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把科尔内提出的发挥积极作用的货币称之为“积极货币”。
科尔内根据他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的分析,提出了积极货币和消极货币的思想。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资源约束型经济,其基本特征是短缺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短缺”的原因有摩擦因素和制度因素。其中摩擦因素是由于信息不充分、预测误差、生产调节中的阻力和时滞造成的,这是任何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的。科尔内认为造成社会主义经济长期短缺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因素”,它包括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企业预算约束软化”是造成短缺的最重要的制度原因。社会主义企业之所以会预算约束软化,其根源在于国家对企业的“父爱主义”,即既管束又保护的关系。
科尔内认为企业预算约束软化在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性,它使企业支出不受其收入和支配的货币数量的限制,从而使企业产生“数量冲动”和“扩张冲动”,以及相伴而生的“囤积倾向”和“出口冲动”,导致企业部门的需求持续大大超过国民经济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料供给。生产资料部门的短缺传导到消费资料部门,从而引起整个经济中短缺的产生和再生。
科尔内认为,预算约束硬度和货币作用积极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不是两种独立的现象,而是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的表述”。预算约束可以用公式表述为:


预算约束公式的右边表示所供微观组织使用的货币,即国家货币供给总量中分配给微观组织并由其支配的部分。如果预算约束是硬的,公式的左边即微观组织对货币的需求就不得不去适应公式的右边既定的货币供给,则货币发挥积极作用,是积极货币。如果预算约束是软的,公式的右边即货币的供给就会很容易调整到与公式左边微观组织对货币的既定需求相适应,那么,货币的作用就是消极的,它只是起到会计记帐的作用,并不对微观组织的支出起限制作用。货币的积极程度在宏观层次上反映了微观现象的总体。
科尔内用β来表示预算约束硬度指标的向量。β=0表示完全硬度的预算约束,β的正值愈大,则约束愈软。同一尺度也能用来描述货币的积极程度。β=0,则货币的积极作用最大,随着指标β数值变大,则货币的积极作用不断下降,直至变为消极货币。科尔内指出,货币并非要么积极,要么消极,货币的积极程度可以用连续的等级来表示,在完全积极和彻底消极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过渡阶段。因此,积极货币和消极货币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概念。
在《短缺经济学》一书中,科尔内是把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的参与者抽象为企业、非营利机构和家庭三个部门。货币在这三个部门中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
在企业和非营利机构中,预算约束或多或少是软的(β>0)。预算软的程度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自从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来,与传统体制相比,预算硬度有所硬化。但是,在起实质性作用的时候和地方,货币在企业和非盈利机构中仍然是起着相当消极的作用。
科尔内为了说明在企业和非盈利机构中,货币供给会被动地调节到适应货币需求的程度,首先分析了企业的短期资金来源。社会主义企业的短期资金并不全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很大部分是信贷资金。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中,拨给企业短期信贷的制度是“软的”,实际上,短期信贷的总供给总是能被动地满足企业的信贷需求。这表现为:
❶企业极少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购买它需要而又愿意购买的某种投入。如果企业能弄到它所需要的东西,它总是能得到必要的资金。
❷企业之间信贷的迅猛增长。如果买方企业缺少资金,它就会对卖方企业延期支付,形成“拖欠”。如果银行实行紧缩政策,坚持信贷的计划供给,企业就会通过忍受相互间的负债来自我帮助,其结果导致更严重的“拖欠”。
❸企业不会发生全面无力偿还债券或破产的现象。如果企业暂时无偿还能力,银行就不得不增加贷款,以防企业破产。
科尔内又分析了企业和非盈利机构的投资资金来源。他认为,投资的预算约束更软,在企业和非盈利机构的投资活动中,货币只起消极作用。表现为:
❶投资者极少因缺少货币而停止购买所必需的投入品。
❷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遇到困难,它就会提前使用在稍后的时间里将被花费掉的钱。
❸从财务意义上讲,任何投资都是有意义的,没有失败的投资。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在投资过程中,货币的作用是消极的。
对于家庭,情况完全不同。家庭的支出一般取决于家庭的收入和它所支配的货币数量。家庭预算约束是硬的(β=0,或几乎等于零)。家庭内的货币是积极货币,它的作用是完全积极的。
☚ 货币第一推动力   中性货币 ☛
000000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