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艽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艽散

理血剂之一。出自《元亨疗马集》。秦艽30克、蒲黄(炒)30克、瞿麦30克、车前子30克、天花粉30克、黄芩20克、大黄20克、红花20克、当归20克、白芍药20克、栀子20克、甘草10克、淡竹叶15克。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亦可煎汤服。马、牛200~250克;猪、羊50~80克。功能清热通淋,祛瘀止血。主治尿血。凡热积膀胱、弩伤尿血均可应用。方中大黄、黄芩、栀子、天花粉清热凉血:当归、白芍、红花、蒲黄祛瘀止血;瞿麦、车前子、淡竹叶、秦艽利尿通淋;甘草调和诸药。各药合用, 可使热清瘀去而血止,小便通利而痛除。
在(《元亨疗马集》)中,还有数方名为秦艽散,主治功用均与本方不同。

秦艽散

❶《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方。
❶秦艽、赤芍药、犀角各半两,黄芩三分,柴胡、茵陈蒿、麦门冬各一两,大黄(微炒)二两。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服,日三四次,以利为度。治劳黄,心脾热壅,皮肉面目悉黄。
❷秦艽一两,旋覆花、赤茯苓、炙甘草各半两。为粗末,每服四钱,牛乳煎,去渣温服。治阴黄,症见四肢不收,头眩目痛,上气痰饮,心腹胀满,面色青黄,脚膝浮肿,小便不利。
❷《全生指迷方》卷四方。秦艽、阿胶珠、艾叶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加糯米一百粒,水煎服。治妊娠胎动不安。
❸《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秦艽、炙甘草各一两,薄荷五钱。为粗末,每服一至二钱,水煎,食后服。治骨蒸潮热,食少羸瘦。
❹《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四方。秦艽、柴胡各五分,石膏一钱,犀角、赤茯苓、前胡、甘草、葛根、升麻、黄芩各四分。加淡竹茹一分,水煎服。治妊妇感四时不正之气,不得汗,口干饮水,狂言呕逆。

秦艽散powder of radix gentiance macrophyllae

中兽医方剂名。出自《元亨疗马集》。由秦艽、炒蒲黄、瞿麦、车前子、天花粉、黄芩、大黄、红花、当归、白芍、栀子、甘草、淡竹叶组成的散剂。功效清热止血,祛瘀通淋等。主治努伤尿血。症见弓腰拱背,后肢下蹲,尿色鲜红,或有血凝块,头低耳耷,草细毛焦,舌质如绵,脉象沉滑等。

秦艽散 《圣惠方》卷十

【组方药物】 秦艽(去苗) 柴胡(去苗)各30克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桑根白皮(锉) 各22克 麦门冬30克(去心) 葛根22克(锉)
【制剂用法】 上药6味,捣为粗末。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芦根16.5厘米,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频频温服。
【适应病证】 伤寒汗后,余热不除,四肢拘急,胸膈不利,呕逆,不思饮食。


秦艽散 《圣惠方》卷五十五

【组方药物】 秦艽(去苗) 犀角屑各15克 黄芩22克 柴胡30克(去苗) 赤茯苓15克 茵陈3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 川大黄60克(锉碎、微炒)
【制剂用法】 上药8味,捣为粗末。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日3~4服。以利为度。
【主要功效】 清心凉营,利湿退黄。
【适应病证】 劳黄。心脾热壅,皮肉面目悉黄。


秦艽散 《圣惠方》卷五十五

【组方药物】 秦艽30克(去苗) 旋复花 赤茯苓 甘草(炙微赤、锉)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4味,捣筛为散。每服12克,以牛乳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适应病证】 阴黄。不欲闻人言语,小便不利。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秦艽汤”(《圣济总录》卷六十)。


秦艽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方药物】 秦艽(去芦头,切,焙) 炙甘草各30克 干薄荷15克(勿焙)
【制剂用法】 上药3味,研为粗末。每服3~6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食后温服。
【适应病证】 小儿潮热,形体消瘦,食欲减退。


秦艽散 《全生指迷方》卷四

【组方药物】 秦艽 阿胶 艾叶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3味,研为细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糯米100粒,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主要功效】 养血安胎。
【适应病证】 妊娠胎动不安。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秦艽汤”(《妇人良方》卷十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