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秦权(1560—1622)明吴江(今江苏苏州)平望人。字懋衡,号肖湖。监生。授福建连城知县。修文庙及名宦、乡贤祠,兴教倡学。问民疾苦,厘奸剔弊不畏强御。兼摄都司事,法令严整。治六载著廉声,以拒贿权贵罢归,民为立祠。居家蠲租赈荒,代贫民完赋,乡人感德。 秦权高7.2、底径11.2厘米,重4020.96克。呈圆台形,鼻纽,权身刻秦始皇廿六年诏书十行:“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天下诸候,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并有阳文铸铭“十六斤”三字。按自铭折算,每斤合251.3克。《梦草堂吉金图》、《秦金文录》、《陶斋吉金录》、《小梭经阁金文拓本》等著录。 秦权 秦权秦代官府颁布的标准衡器。其上皆有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有的加刻二世元年诏书。 秦权 秦权衡器。1967 年秦安县上袁家出土。高 7厘米,直径 5 厘米,鼻纽,弧首,弧腹,略呈圆柱体并削为棱状,棱间平面阴刻。为研究秦国衡量制度提供了珍贵资料。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 弩机 天水放马滩秦简 ☛ 秦权秦代为统一全国衡制而由中央官府颁发的标准衡器。以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衡制为标准,也包括秦统一后加刻诏书重新颁发的战国衡权。除传世秦权外,历年来在陕西咸阳、临潼秦陵、西安阿房宫遗址、宝鸡、甘肃秦安、山东文登、江苏盱眙、山西左云、河北圆场、河北宝丰、辽宁赤峰、辽宁敖汉旗等地都有出土。秦的衡制为: 1石等于120斤、1斤等于16两、1两等于4锱等于24铢。秦权大多为铜质,少数为铁质,也有陶质。形制如后世称锤,有的作瓜棱形,其重量单位有1斤、5斤、8斤、16斤、20斤、24斤、30斤、60斤、61斤、62斤、65斤等十余种。各权都带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有的后来还加刻秦二世元年(前209)诏书:“元年制诏丞相斯去疾,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有刻辞焉。今袭号,而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刻此诏,故刻左,使毋疑。”秦二世时期制作的权,则同时并刻两诏,个别权上刻有地名。衡权在全国各地的大量出土,表明秦代确向全国推行了统一的衡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