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景公墓
又称秦公大墓。在陕西凤翔秦早期都城雍城遗址西南部。秦景公,桓公之子,在位40年,公元前537年死。地宫深埋地下,距地表24米。主椁室以木建成,椁顶三层棺木,底部及四壁二层棺木,东西长16米,南北宽5. 7米,高4. 2米。中间隔以南北向方木隔墙,分为前后椁室,形成“前朝后寝” 宫殿式格局。墓主棺木停放于主椁室中。1986年对此墓进行发掘,出土金、玉、铜、铁、骨、陶、漆等随葬物6000多件,而镌雕双龙金带钩,透雕蟠虺纹玉佩、镂孔镶绿松石金泡、金啄木鸟、马头玉雕等更是其中精品。在木椁室底部及四周还发现94个匣殉和70个箱殉,保存较好的16号箱殉中有一卷曲尸骨,四肢分别用绳索捆绑,并以绞棒加固。这种箱殉葬式是国内首次发现,如此众多匣殉、箱殉,反映了秦国人殉制度的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