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德纯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秦德纯1893—1963山东沂水人 秦德纯1893—1963字绍文,山东沂水人。初为直系军阀将领。1927年冯玉祥将秦部收编为国民革命军二十三军,秦任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兼二十三军军长。旋调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1929年任国民军副总参谋长,对蒋介石作战。1930年后,曾任二十九军总参议、察哈尔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1935年6月,同日本侵略军代表土肥原签订卖国的“秦土协定”。同年12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北平市长,镇压“一二·九”和“一二·一六”爱国运动。1938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点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事委员会战区军风纪第五巡察团主任委员,军法执行总监部副总监,兵役部政务次长,军令部次长,国防部次长。1949年逃往台湾,1963年死于台北。 秦德纯
秦德纯
秦德纯1893~1963国民党军将领。字绍文,山东沂水人。曾任直系部队师长、军长、冯玉祥部军长、张学良部军总参议、北平市长、国民党军法执行总监部副总监、国防部次长、山东省副主席,台湾国民党“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 秦德纯 秦德纯1893—1963字绍文,沂水人。早年就读于济南陆军小学、保定军校、北京陆军大学。1923年起投北洋军阀吴佩孚部,历任参谋长、师长、军长。1927年转隶冯玉祥部,先后任军长、副总参谋长,后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总参议。1933年春任北平军委分会委员,1935年6月“张北事件”发生后,代表国民党政府同日军代表土肥原谈判,签定屈辱的《秦土协定》。后曾任北平市长、兵役部政务次长、军令部次长、国防部次长、山东省政府主席、青岛市市长等职。1949年8月去台湾,1963年9月病死于台北。 ☚ 秦启荣 秦灭齐之战 ☛ 秦德纯1893—1963字绍文。山东沂水人。早年先后毕业于济南陆军小学、保定军官学校和北京陆军大学。在北洋军阀系统历任参谋、团长、师参谋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1927年6月被冯玉祥收编,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兼二十二军军长、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1928年任山东省政府委员。1930年中原大战后所部为张学良改编,任二十九军总参议。1932年任察哈尔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1935年6月,张北事件发生后,受国民党政府指派与日军代表土肥原签订屈辱投降的《秦土协定》,同年12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常委兼北平市长,镇压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937年后历任北平城防总指挥、第一集团军总参议、军事委员会点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法执行总监部副总监、兵役部政务次长、军令部次长、国防部次长、山东省政府主席兼青岛市长。1949年8月去台湾。1950年任台湾国民党当局“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1959年退出军界。1963年9月7日在台湾病故。著有《秦德纯回忆录》等。 秦德纯1893—1963山东沂水人。北京陆军大学毕业。曾在直系军阀中担任师长。1927年6月投靠冯玉祥,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兼二十三军军长,后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任二十九军总参议、察哈尔省民政厅长、代理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北平市长等职。1938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点检委员会副主任、军法执行总监部副总监、国防部次长、山东省政府主席等职。1949年逃亡台湾。1963年9月在台北病死。 秦德纯 秦德纯字绍文,山东沂水人,1893年12月11日出生在山东沂水北埠东村。早年就读于山东陆军小学。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1916年5月军校毕业后,任山东陆军第五师见习,不久升任上尉团附。后又任陕西陆军第三混成旅连长、营附。1918年任第一师参谋。1920年入北京陆军大学第六期学习。1923年毕业后,任直系豫东镇守使王文蔚部上校参谋长。1924年任第二十四师参谋长兼骑兵团团长。同年12月任国民军第二军第五师参谋长。1925年11月改任直系第四十七旅旅长。1926年升任第二十四师师长,驻防郑州。1927年3月升任河南自卫军第四军军长。同年6月冯玉祥率部入河南,秦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任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二十三军军长。后改任第十四军军长、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1928年8月27日任山东省政府委员。1929年1月26日任军政部陆海空军抚恤委员会委员。1929年10月任讨蒋国民军副总参谋长,参加蒋冯战争,兵败后退驻陕西。1930年4月参加中原大战,任第二集团军参谋长。中原大战结束后,西北军被张学良改编为第二十九军,秦出任总参议。1932年任北平军事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处处长。1932年4月13日任军事委员会高参。长城抗日期间,任第三军团副总指挥,在喜峰口与日军激战,取得胜利。1933年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5月4日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同年8月29日任察哈尔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35年4月8日任中将。张北事件发生后,作为中国代表与日军代表土肥原谈判,并签订了《秦土协定》。1935年6月任察哈尔省主席,不久被免职。10月12日任察哈尔省保安司令。11月8日任北平市长,仍兼第二十九军副军长。12月,冀察政务委员成立,秦任常务委员兼北平市市长。1935年选任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后于1945年又被选为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二十九军被扩编为第一集团军,任总参议。1938年3月调任军事委员会点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39年任军事委员会战区军风纪第五巡察团主任委员,不久改任军法执行总监部上将副总监。1944年11月15日任兵役部政务次长。1945年10月23日任军令部次长。1946年5月31日改任国防部次长。同年11月选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后又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12月30日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兼青岛市市长。1949年3月去广州,复任国防部次长。同年8月去台湾。曾任台湾当局“国民大会”主席团成员和“总统府”战略顾问。1959年退役。1963年9月7日病逝于台北。著有 《秦德纯回忆录》等。 ☚ 秦修好 袁子浚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