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寿辰qinɡshouchen
民间敬老习俗。流行于境内各地。旧时父母年过花甲,子女为他们过生日,称过寿辰,即祝寿。俗语:“大人生日一顿面,小孩生日一个蛋”。老人一般是60岁开始过寿,以后逢整十做寿,称过好日子。多是富家做寿庆,悬挂寿星、寿匾、寿联,亲友邻居送寿礼;拜寿时,子孙穿新衣,登堂祝拜;做寿者给未成年男女发红包,并设寿宴。寿宴除菜肴外,需吃长面条,称长寿面。平民小户一般不做寿,有做寿的,只是亲朋团聚,小酌示贺。建国后,寿仪从简,一般由小辈买点蛋糕、做些菜肴欢聚一堂,表示敬意;拍合家欢照片,留作纪念。旧时淳化老人这天早上吃面,中午吃酒菜,必须亲朋俱至,侍祖上香,由老人坐在上席。凡儿孙辈、外儿孙辈、侄儿孙辈,皆须给老人叩头请安,以示家道和睦、万事如意。现在多为儿女至亲带礼物,或做点好菜好饭,以示祝贺。长武老人50岁称寿,一般人家60岁做生日,70、80岁时做好日子的比较普遍。兴平一带亲戚贺寿要带寿馍12个,形如眼儿馍;后有一龙尾,取龙寿最长之意。拜寿时堂上要挂鹤寿图,先给乡党鞠躬三下,儿孙再依次跪拜,有些人家还要请大戏(如秦腔)或小戏(如木偶),演电影,放录像。